海外華人全職媽媽群體壯大 脫離職場但并不輕松
中國僑網4月11日電 據(jù)美國僑報網綜合報道,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華人女性無法找到工作,只好選擇在家照顧小孩。正是因為全職媽媽的不斷增多,社會上繼“拼爹”之后也流行起“拼媽”的說法。也有為數(shù)眾多的華人家庭主婦在照顧孩子到一定年齡后,主動尋找工作以減輕家庭經濟壓力。
“美國夢”變“主婦夢”
據(jù)美國中文網報道,皮尤研究中心8日報告稱,2012年,待在家中的美國全職媽媽的比例已上升到29%。報告顯示,在全職媽媽這一群體中,除了自愿留在家中照顧孩子的女性,6%的媽媽們表示是因為無法找到工作才不得不待在家中照顧孩子。這一數(shù)字相比2000年的1%增長了5倍。
根據(jù)人口普查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盡管近些年來外國出生的全職母親和美國本土出生的全職母親都有增長,但移民媽媽有四成(40%)在家?guī)『?,美國本土出生的媽媽這一比例僅為26%。報告指出,亞裔和西語裔的全職媽媽約占三分之一,遠遠超過白人和非裔的全職媽媽:后兩者的比率不足四分之一。
事實上,拋開族裔因素不談,現(xiàn)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被非全職媽媽撫養(yǎng)大的。不過,亞裔和西語裔的孩子則更多的被全職媽媽帶大,2012年,這一比例分別是37%和36%。白人兒童則只有26%,非裔兒童更低,只有23%。
報告作者指出,在過去,全職媽媽往往是為了照顧孩子才留在家里,而現(xiàn)在很多人則托辭于經濟。除此之外,相比在職媽媽而言,全職媽媽也更為年輕:2012年,42%的全職媽媽不足35歲。另外,全職媽媽們的受教育水平也遜于在職媽媽們。34%的全職媽媽生活處在貧困水平,而在職媽媽的這一數(shù)據(jù)只有12%。在生活富裕的全職媽媽群體中,白人媽媽的比例最高,占到了69%。其次為亞裔媽媽,比例為19%。
報告還指出,盡管社會與大眾對于育有兒女的女性出去工作的趨勢顯得愈發(fā)支持,但是大多數(shù)美國人仍然認為媽媽留在家中照顧孩子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長。60%的受調查者表示,如果夫妻中一人留在家中照看孩子,則對孩子和家庭都更有幫助。
華人家庭流行“拼媽”
世界上的全職媽媽仿佛越來越多,她們有些是為了照顧年幼的孩子,有些是因為當?shù)亟洕蝿莶缓帽黄确艞壸约旱墓ぷ?。正是因為全職媽媽的不斷增多,因此社會上繼“拼爹”之后也流行起“拼媽”的說法。
近來,中國網絡上流傳開一個被稱為“當媽新標準”的順口溜“十八得了超級媽媽”:1、下得了菜場,上得了課堂;2、做得了蛋糕,講得了故事;3、教得了奧數(shù),講得了語法;4、改得了作文,做得了小報;5、懂得了琴棋,會得了書畫;6、搜得了攻略,找得了景點;7、提得了行李,拍得了照片;8、想得出創(chuàng)意,搞得了活動;9、掙得了學費,付得了消費。最重要的是,扛得住情緒崩潰,熬得過歲月滄桑。
在悉尼的華人社區(qū),其實不少媽媽們都是這樣的超級媽媽。澳洲《新快報》記者走訪多家較多華人子弟入讀的公立小學,大多數(shù)送孩子上學的都是媽媽們。談起“拼媽”這個話題,不少華人媽媽表示,在這移民的生活環(huán)境里,因為更多的是靠自己,所以這些“當媽新標準”對于她們來說,其實也就是平常的標準。
“媽媽們要會開車,因為需要接送孩子上學和參加各類興趣補習班;身體要好,因為沒有老人看管保姆幫忙,夫婦雙方如果一人病倒全家都會亂套;形象要佳,以身作則,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先把‘你自己’練成什么樣的人;廚藝要好,因為孩子天天都要帶午飯上學;溝通能力要好,不單和孩子溝通,還要和學校的老師溝通,這一切,以英文口語佳為前提。善于學習,因為要不斷吸收新鮮育兒觀念、提升自己,儲備更高級的‘拼媽’資本?!币恍┤A人媽媽如是說。
部分國家出現(xiàn)華人主婦返職熱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年曾援引英國國家統(tǒng)計局當年9月數(shù)據(jù)顯示,在英國,為數(shù)眾多的華人家庭主婦在照顧孩子到一定年齡后,主動尋找全職或兼職工作以減輕家庭經濟壓力,這逐漸成為一股席卷英國的華人主婦返職熱潮。
根據(jù)多年組織在英華人參與培訓與教育積累的經驗,華人之家將在英華人主婦的就業(yè)方向總結為兩方面。一方面是投身中英文翻譯,為中國公司與海外投資搭建橋梁,進行溝通與交流;另一方面,許多經過培訓的華人主婦選擇了在中小學教授中文,從事漢語教育事業(yè)。目前,越來越多的英國學校紛紛開設中文課,這些華人主婦在經過培訓之后,在中文教師競聘的時候更有優(yōu)勢。
來自社會各界的幫助正助力華人求職。不過,對于越來越多走出家門的華人主婦而言,雖然她們已經謀到工作,但是沒有報稅,因此她們在政府的備案中仍顯示為長期失業(yè)狀態(tài)。于是出現(xiàn)一邊工作、一邊拿著政府發(fā)放的福利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或是因為這些華人主婦過于精明想賺便宜,或是剛來英國不了解相關政策,專家提醒,無論如何,返職之時一定要積極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