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開幕式每個國家代表團依次入場不同,奧運會的閉幕式運動員入場,是不分國籍、種族、膚色,大家一起肩并肩入場的。這是為什么?
今年5月,記者收到了一封從英國寄來的信,知道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1
1956年,第16屆奧運會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在此之前,奧運會的閉幕式和開幕式一樣,運動員入場都是按照不同國家依次入場。
當(dāng)時,全世界剛剛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創(chuàng)痛中恢復(fù)過來,而“冷戰(zhàn)”的鐵幕已在蘇聯(lián)和西歐之間落下,政治氣氛相當(dāng)緊張。即便是體現(xiàn)全人類和平友誼的奧運會,也無法擺脫政治的陰影。在墨爾本的奧運村,兩個陣營中不少國家的運動員都接到了政府的指令:“一定要和對方陣營的運動員保持距離!”而即便是在賽場上,運動員相互間的交流也很少。
這一切都被一個17歲的華人少年雷天得看在眼里,他覺得奧運會不應(yīng)該是這樣的。于是,一個大膽的念頭在他腦海里產(chǎn)生了。
2
“我是一名17歲的華裔男生……我心目中的運動員入場式與開幕式是不同的……不再按國家分隊形,各國健兒們平均分散到一個整行列中,他們將從容地步行和向人們揮手!崩滋斓卯(dāng)時在一封信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并附上了自己畫的路線草圖!皯(zhàn)爭、政治和國籍將被忘記……奧運會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雷天得想把信交給當(dāng)時的墨爾本奧組委主席休茲,于是他來到了奧組委辦公室,躡手躡腳放好信后,就悄悄離開了。
幾天后的奧運會閉幕式,一個當(dāng)時讓全世界震撼的場景出現(xiàn)了——來自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運動員沒有再按照自己的國家排列,而是友好地走到了一起,顯得親密無間,像是一家人。全場觀眾都激動得起立鼓掌。
隨后,全世界的媒體都在詢問:這個主意是誰出的?奧組委主席休茲透露,他們收到了一封華裔少年的來信,奧組委欣然接受了少年的提議。
3
墨爾本奧運會后,墨爾本奧組委千方百計找到了雷天得。休茲主席親自授予他一枚奧運會銅牌,獎牌上刻著這樣一句話:“這是一份給予一個少年——一個將墨爾本奧運會化作人所共知的友誼運動會的無名少年——的禮物”。
雷天得1939年出生在澳大利亞,當(dāng)時已經(jīng)是雷家第三代移民了。1969年,他到英國度假,并在那兒找了份工作,一住就是幾十年。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退休并居住在倫敦。
這屆北京奧運會完全沒有讓雷天得失望,開幕式表演讓他感動得熱淚盈眶。24日就是北京奧運會的閉幕式了,全世界運動員將再次如同一家人般親密入場。越來越多的人將會知道,這種形式源自當(dāng)年一位華人少年的一封信……(張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