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來了,在北川廢墟上,悲情彌漫,白發(fā)人哭祭黑發(fā)人;在汶川廢墟上,細語聲聲,兒女告慰父母在天之靈;在華夏大地,13億中華兒女懷著沉痛的心情,在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共祭在5·12大地震中逝去的同胞、親人。
海外華僑建議推動國家公祭
炎黃子孫,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懷念著遇難的同胞。4月4日,陜西省黃陵公祭軒轅黃帝時,將“祈福中華”,四川、甘肅、陜西地震災區(qū)的少年兒童將參加。
在海外日本,一名華僑在《日本新華僑報》上發(fā)表文章說,中國應推動每年舉行紀念英雄英烈和死難同胞的國家級公祭活動。
在澳大利亞,川渝同鄉(xiāng)會會長曾毅將和老鄉(xiāng)們一起,點擊網上祭奠平臺,遙祭災區(qū)遇難同胞……
清明時節(jié),災區(qū)細雨紛紛,猶如蒼天落淚。我們祭愿:死者安息,生者前行。
清明時節(jié),《重慶商報》和大渝網為汶川地震遇難同胞,搭建的國內首個清明網祭平臺引起各界關注,到4月2日,已有近6000網友在網上天堂憑吊逝去的親人。
讓我們懷著祝福并懷念的心情,以重建與新生的姿態(tài),祭奠我們的同胞
北川60民警淚祭戰(zhàn)友
4月1日,地震發(fā)生后一直處于封鎖狀態(tài)的北川縣城廢墟有限開禁,方便北川當地民眾進入祭奠親人。2日是開禁第二天,有上萬人到廢墟祭奠親人。
在地震中,北川共有20名民警遇難。2日下午,北川縣公安局60余民警手捧鮮花來到廢墟上,向逝去的戰(zhàn)友表達哀思。
青川東河口哭聲一片
2日,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博物館哭聲一片,當地村民紛紛前往該處悼念死去的親人。汶川地震發(fā)生后,東河口整個村落幾乎全部消失,800村民就地被埋。2日,兒子、兒媳,兩個孫子都在此遇難的村民王天惠,來到房前巨大的裂口處向親人燒紙祭拜。當天,關東中學500名學生也來到這里悼念遇難同胞。
都江堰為英雄塑雕像
4月3日,抗震英雄武文斌烈士的塑像將安放在都江堰市烈士陵園。據介紹,屆時將有200余人參加塑像安放儀式。
據介紹,去年地震發(fā)生后,身為軍人的武文斌到都江堰救災。因過度勞累,6月18日搶救無效,犧牲時年僅26歲。7月18日上午,中央軍委授予武文斌“抗震救災英雄戰(zhàn)士”榮譽稱號。
德陽公祭好老師譚千秋
3月31日下午,來自德陽市4所學校的600名學生代表,來到德陽市龍井公墓,一起祭奠好老師譚千秋,為譚老師敬獻花圈。當天,譚老師的妻子和女兒,也來到公祭現場。
成都公祭:3響禮炮告慰遇難同胞
4月4日,在四川省會成都,市民將公祭5·12地震遇難同胞。成都市殯葬管理協會秘書長李崇祿說,屆時將有上萬人參加,3響禮炮朝天鳴放,告慰遇難同胞在天之靈。
去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級地震。地震波以汶川為中心,震動四川境內的北川、青川、都江堰、綿陽、德陽……;波及甘肅、陜西、重慶等全國多個省市……
在大地震中,不少城鎮(zhèn)被毀壞,不少同胞失去生命。兩個數據至今仍讓13億中國人淚流不止:遇難69229人,失蹤17923人。
全國網祭:網友淌著淚點擊鼠標
川渝一家。地震時,重慶是四川的大后方。震后首個清明,《重慶商報》聯合大渝網,開通了地震同胞祭奠平臺,不到半個月,成千上萬網友網祭遇難同胞。
在首都北京,網友發(fā)起倡儀:“清明了,讓我想起了去年在地震中逝去的同胞。我覺得應該給我們的同胞立一個紀念碑……”
在上海,一個網站上列出1805個地震遇難孩子的名字,供網友祭奠。網友“博愛派”說:“鼠標滾輪一直下拉,我的眼淚也一直流淌……”(聶超 李雙全 王玨 聶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