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舊金山市以南的金山陵園中有一座獨特的公墓。與陵園中的其他墓位不同,它的墓碑上沒有相片,也沒有逝者姓名,但它在陵園中卻香火最旺,祭品最豐。它就是先僑公墓。
當?shù)貢r間4日,不少舊金山華人在金山陵園祭奠自己親人的同時,專門來到先僑公墓前,擺上瓜果和酒水等祭品,燃上幾柱香,深深鞠個躬,緬懷早期來舊金山拓荒的華人先驅(qū)。
先僑公墓中安葬著32具華裔遺骨,他們的姓名不可考,后人也無法追蹤。
1994年,舊金山林肯公園的一座博物館在修建防震加固工程時,偶然發(fā)現(xiàn)一座地下墓園,內(nèi)葬有各族裔遺骸600多具。經(jīng)對出土棺木及遺物進行鑒定和檢驗,有關(guān)方面確認其中32具系華裔的遺骸。
金山陵園董事長鄭觀志對新華社記者說,據(jù)分析,這些華裔是19世紀60年代來美的鐵路工人和礦工,當時因交通和通信不便,與中國的書信來往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因此他們?nèi)ナ懒耍h隔重洋的親人可能還毫不知情。另外,那個年代美國對華人等其他族裔歧視嚴重,這些華人先輩去世后,很可能隨隨便便就被埋葬了,姓名等信息都沒有留下。
為了表達對拓荒先人的敬意,金山陵園專門捐出一塊地來安葬這些華裔遺骨,先僑公墓于1995年正式落成。鄭觀志說,這些先輩雖然得不到家人的直接照顧,但在這里將得到安息和尊重。
“拓荒先僑,沐受榮耀,永安孤魂,慎終追遠!毕葍S公墓紀念碑上銘刻著這樣的文字。每年清明節(jié)來先僑公墓拜祭,成為不少舊金山華人的自發(fā)行為。一些華人說,他們很自然將這些拓荒先驅(qū)視為自己的親人,因為大家同根同源,都是炎黃子孫。
拜祭先僑公墓實際上也是海外華人清明文化的一個縮影。以舊金山地區(qū)為例,隨著清明節(jié)的來臨,掃墓祭祖成為當?shù)厝A人生活中的頭等大事。4日當天,金山陵園、六山陵園等舊金山地區(qū)專為華人服務(wù)的陵園門口,車排起了長龍,景象不亞于上班高峰。不少華人扶老攜幼,舉家出動,其中不少是生在美國長在美國的華裔青少年。
隨先生一起來祭奠先人的關(guān)太太對記者說,中國將清明節(jié)定為法定假日,對于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具有重要意義。海外華人過清明的氛圍不亞于國內(nèi),甚至比一些國內(nèi)同胞更重視這個節(jié)日,他們不僅緬懷先輩,更希望通過這個機會讓年輕一代的海外華人不要忘祖,牢記自己的根。(毛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