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僑網消息:據加拿大《環(huán)球華報》報道,中國北方有一個詞兒,叫做“搭伙”,是說人們因為某種目的,臨時合為一伙,趁便搭伴兒,一道前行。這個詞兒如今飄洋過海,隨著時代的春風,撒落在西方的土地上,在那里生根、發(fā)芽、卻不見得開花,這就是華人海外的“臨時夫妻”現象。
中國人出國,目的不外乎日子過得好一些,尤其國內一些事業(yè)有成的家庭,希望生活質量更高一點兒,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有的以西方留學的名義,或者干脆辦家庭移民,到西方去另開創(chuàng)一番天地!按蛳蠕h”先行的一方,在海外臥薪嘗膽,苦心經營,另一方留守國內,滿懷期待,希望有一天能與遠方的他(她)闔家團圓,在異國他鄉(xiāng)情雁雙飛。
這些家庭在出國前都有一個共同的理想,以為海外遍地是黃金,處處是天堂,未考慮到困難。當遠離家鄉(xiāng)的一方,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時,心靈的孤單,離鄉(xiāng)的寂寞,獨自奮斗的艱苦,都會造成不小的心理落差。此時遠方家人的話語和鼓勵都難以排解異鄉(xiāng)的孤獨和社會的冷漠現實,于是為了尋求相互依偎而暫時結合在一起,搭火找伴兒過日子,海外“臨時夫妻”也應運而生。
情況一:簽訂“臨時夫妻”君子協(xié)議,國內家屬不知情
我剛到巴黎時,認識一個中國餐館的老板,他來自南京,來法國前據說是軍隊一家三產的老總。出國前,他通過朋友結識了中國駐歐洲一家銀行的主管,經過幾年的交往,兩人成了好友。通過這位好友,他將國內大部分資金存在朋友的名下,等國內辦完一切手續(xù)到巴黎,竟然發(fā)現這位朋友已經辭職而去,卷走了他名下的全部資金。他更無回天之力,于是將隨身攜帶的資金租下一家中國餐館,老婆和孩子到巴黎來的許諾也成了泡影。
這位餐館老板因為語言不通,對法國各方法律條文一片茫然,老板在雇服務生時明確表示,雇員必須懂法語并且了解法國法律條款,符合要求者待遇優(yōu)厚。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位來自上海,學經濟的女子登門應聘,女子在巴黎一所學校學了兩年經濟,馬上要畢業(yè),不好找工作,又想留在法國,雖然國內的丈夫想讓她回去,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女子便在老板的餐館里開始了工作。
幾個月,兩人的關系突飛猛進,成雙成對出現在朋友和同學們面前。老板說,他倆有一個“君子協(xié)議”,如果雙方的家屬以后來了法國,倆人的臨時同居關系就立即結束。因為老板舍不了國內的孩子,女子又舍不了美麗的巴黎,他們的“臨時夫妻”君子協(xié)議,國內的家屬并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