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遙遠而又神奇的土地,勤勞而又智慧的僑胞。
大約在1810年前后,統(tǒng)治巴西的葡萄牙殖民當局,曾多次在粵閩一帶招募華工去巴西從事苦力。從那個時候開始,在巴西這片熱土上,就能見到中國人默默耕耘與勞作的身影。但是,中國人真正移民巴西的熱潮,發(fā)生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主要以港澳臺同胞為主。大陸改革開放之后,逐漸有各個地方的居民移居巴西。
“目前巴西約有華僑華人20多萬,90%居住在大圣保羅地區(qū),其次是里約熱內(nèi)盧。”中國駐圣保羅總領事館總領事孫榮茂介紹說,“就圣保羅地區(qū)的18萬華僑華人構成來說,臺灣省籍移民大約有7萬,廣東省籍移民有6萬,其他則主要是浙江和福建省籍。”巴西華僑華人從事的職業(yè)較廣,除中餐館、百貨店等傳統(tǒng)行業(yè)外,華僑華人還主要從事進出口貿(mào)易、農(nóng)場種植、養(yǎng)殖加工、超市、石油化工、陶瓷制造等行業(yè)。
說起僑胞愛國愛鄉(xiāng)的赤子情懷,孫榮茂總領事十分動容:“雖然遠離中國,但是僑胞們時時處處掛念著中國的發(fā)展與建設,努力促進中巴關系的發(fā)展,不忘中華文化的薪火傳承,致力維護中國的統(tǒng)一。在2008年的抗冰雪災害和抗震救災中,巴西的僑胞們捐款捐物,盡了最大努力”。
僑胞們勤勞致富的同時,還不忘回饋巴西社會,促進當?shù)厣鐣椭C發(fā)展。2007年圣誕前夕,圣保羅市華商為坎波格蘭特市郊的貧困兒童捐獻了2萬多件禮物。2008年圣誕前夕,巴西里約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會又走進里約圣特雷西尼亞、雷亞雷格兩貧民區(qū),向當?shù)鼐用窬柚Z油食品等物資,并向當?shù)厣倌陜和浰痛罅课木、玩具以及圣誕節(jié)禮品,受到當?shù)鼐用竦臒崆闅g迎。如今,巴西許多城市附近的貧民區(qū)、老人院、孤兒院、慈善院到處可見華僑華人慰問捐助的身影。華僑華人樂善好施的佳話,正在巴西大地上到處流傳。
中國人移居阿根廷的歷史大約百年,主要是來自美洲國家的廣東籍人,人數(shù)也不多。所以,1972年中阿建交時,在阿華僑華人才有700人。70年代末,大批臺胞移居阿根廷。20世紀80年代,由福建、上海、廣東等地移居阿根廷的華僑華人大量增加。目前,阿根廷華僑華人約有6萬人。他們主要居住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及其近郊。
中國駐阿根廷大使館政務參贊霍洪海介紹說:“在阿華僑華人從事的行業(yè)主要為餐飲、超市、進出口貿(mào)易、種植、加工等。其中超市是一大亮點,有4000家左右,為當?shù)鼐用裉峁┝己玫姆⻊,促進了投資,增加了就業(yè)!
與所有的海外僑胞一樣,阿根廷的華僑華人對祖國(祖籍國)有著深厚的情感。四川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在阿僑胞、臺胞、中資企業(yè)和留學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積極向四川災區(qū)捐款,奉獻愛心。駐阿使館共收到各僑團及個人捐款達到了67萬美元。
霍洪海參贊說,有的華僑提供了數(shù)萬美元的捐款卻不愿公布自己名字;有的來到使館領事部放下大筆捐款后不留姓名就匆匆離開;還有的自己生活并不寬裕,卻毫不猶豫地捐出了生活費……
奧運火炬在阿根廷首都傳遞那天,數(shù)千華僑華人、中資企業(yè)員工、留學生放下手中的生意、工作和功課,走向街頭。在火炬?zhèn)鬟f起點、終點及沿線為奧運圣火加油助威。祥云火炬所到之處,紅旗迎風飄揚。更令人感動的是,部分僑胞身披國旗,一直隨圣火傳遞的隊伍跟跑到終點,保駕護航,搖旗吶喊。在他們的帶領下,許多阿根廷民眾也加入助跑的行列,形成激情似火、人潮舞動的壯觀場面,使奧運圣火布市傳遞成為盛大的節(jié)日。在各方努力下,奧運圣火在阿傳遞取得了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