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國內(nèi)央視的春節(jié)晚會一樣,我們僑界的春節(jié)晚會也是旅西華人一年一度的重頭戲。元旦剛過,有僑民就開始問:“今年的春晚何時搞?有幾臺春晚呢?……”看來生活在海外的廣大僑民對我們僑界的春晚還是寄予了厚望。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們僑界的春晚只有一臺節(jié)目,而且還要花十歐元買票入場。消息公布出以后,有僑民就在華文報刊上撰文提出了“僑界春晚不應(yīng)該收費入場”的反面意見。據(jù)了解,今年的春晚所以收費,組織者是出于經(jīng)濟,安全等多方面的考慮。那么僑界的春晚是否應(yīng)該收費呢?僑民中對此存在正反兩方面的觀點。
某報社記者表示,我覺得春晚收費是合理的。前幾年的春晚都是免費入場,由于沒有限制措施,參加晚會的人數(shù)過多。為此還曾發(fā)生過因為人多擁擠而導(dǎo)致的打架斗毆事件。對于這些現(xiàn)象,一些僑民及華文報紙也曾提出過批評。由于我們僑界晚會的組織能力有限,很難有效地控制現(xiàn)場的秩序以及一系列安全隱患,所以只有通過收費,控制入場人數(shù),才能保證良好的晚會秩序,避免一些安全性的問題。雖然春晚收費限制了一些人的入場,但這樣做還是值得的。另外,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面面俱到的,所以,對收費持批評意見的僑民也應(yīng)當理解組織者的苦衷。
某僑團秘書指出,我們僑界的春晚是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zhì),但公益活動不等于完全的免費。辦一臺晚會要租場地,請演員,負責演員的食宿,等等。光靠我們幾個僑團的力量,很難湊齊辦晚會所需要的資金,F(xiàn)在來看,春晚不能不辦,但辦起來資金還缺乏,所以只好收一些門票來補貼資金的不足。另外,我們看節(jié)目,從中得到了歡樂,本身就是一種索取,而想索取就必須有相應(yīng)的付出。我們今年春晚的門票只收十歐元,這些錢對于大多數(shù)僑民來說,還是能夠承受得起的。
老板王女士則表示,當?shù)弥衲陜S團籌辦的“春節(jié)晚會”,向參加者收取十歐元一張的門票后,我覺得是組織方想從僑民身上撈取更多的錢。我認為,僑團不應(yīng)該在“春節(jié)晚會”這樣有意義的活動中摻雜著盈利思想。如果在搞這些活動當中,以各種名目不斷收費,會影響廣大僑民參與這些活動的積極性。僑團在承辦活動過程中缺少資金,也應(yīng)該通過其它途徑,因為靠打工謀生的廣大僑民,在經(jīng)濟上畢竟還是弱者。本來歷年在活動中組織抽獎賣彩票,就讓人對這一做法有些反感。今年又要收門票,這簡直是把一項反映祖國對海外僑胞關(guān)懷的有意義的活動,變成了一些人變相收費的途徑。我們僑團組織“迎春晚會”這樣的活動應(yīng)該是讓廣大同胞歡度中國傳統(tǒng)佳節(jié),把歡樂祥和帶給他們,而不是去增加同胞的經(jīng)濟負擔。如果僑民對僑團的活動產(chǎn)生了反感,發(fā)生抵觸,那么僑團就失去了在公眾中失去凝聚力和影響力。
打工者陳先生說,我已經(jīng)參加過三屆這里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了。但每次看到前來參加的同胞,把打工賺來的辛苦錢,去大把,大把地買彩票,心中總有一種說不出的痛?傆X得這一本來十分有意義的活動,在這樣的情況下卻有些變了味。話說回來,僑團如果連搞這種活動的資金還要從普通打工同胞身上補貼,那么還是所謂的公益活動嗎?“公益”活動應(yīng)該是注意維護公眾利益為前提,如果活動的開展是以爭取更多的公眾利益為宗旨,那么這種活動就稱得上是“公益”的活動了。事實上,我們的一些僑團在組織一些“公益”活動時,會設(shè)法從僑民當中獲取經(jīng)費,美其名曰搞贊助。所以,廣大僑民感到,現(xiàn)在僑團搞什么活動就是帶有銅臭味。這也讓許多僑民對僑團的活動,開始變得敬而遠之。照此下去,僑團在組織活動中,如果缺少僑民積極參與,那么即使是組織的“公益”性活動,也只是落得名不符實了。如果“公益”活動染上銅臭,那么還有什么“公益”可言?
某老板就指出,晚會我們?nèi)颐磕甓既サ模饕侨D個熱鬧,彩票也買了,中了點小獎。能中大獎當然是最好的,不過還是保持一個平常心比較好,既然買了,就要有對公益事業(yè)做點貢獻的打算。舉辦方是否把晚會收益合理地用在了公益事業(yè)上我們不得而知,應(yīng)該由相關(guān)部門督促的吧?至于今年門票收費對我個人來說沒有什么影響,當然,我們也要考慮到在經(jīng)濟上不甚寬裕的打工族,十歐元對于他們來說也不是說拿就拿的。大家都打過工,應(yīng)該理解的。有人說門票收費是為了控制秩序和安全起見,我覺得這樣的說法有點牽強。秩序和安全那是舉辦方起碼要維護和保障的,不收費難道就能忽視安全問題了?不過反過來說,舉辦一臺晚會成不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資金是否充足。但不管怎么樣,我們都希望今年的晚會能更精彩更成功。
某僑團秘書長表示,晚會舉行了兩屆了,總的來說是為僑民送溫暖的好事,舉辦這樣大型的節(jié)目對于舉辦方來說確實是一項艱苦的工程。我們僑團每年也都在人力和物力上作了積極配合。但美中不足的事情也存在,例如,晚會重頭戲“公益抽獎”是否有過公證人?盈虧情況如何?如果是收益,那么這“益”是否有效地轉(zhuǎn)化成廣大僑民切身的利益?這些資料只有透明了,那么“公益”二字才有落腳之處。其次,今年門票收費一事已經(jīng)引起社會上不小的反面輿論,那么,此類做法是否恰當呢?本人認為門票一事確實局限了很多人的選擇,但如果操作得當,把這部分收益作合適的“再創(chuàng)造”,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是一件無可非議的事。
僑民們對今年“春晚收費”的正反觀點,對于僑團搞好今后的僑界活動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我們有關(guān)的僑團和僑領(lǐng)能夠認真聽取僑民們的意見,把今后的僑界活動辦得更好。(來源:西班牙《中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