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消息:奧運會無論是賽場外還是賽場內,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著一樁樁大事件。畢竟奧運會上的每一個動向都牽動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榮譽。意大利《歐聯時報》8月16日刊文指出,在關注著奧運大事件的同時,一個個小細節(jié)向我們傳遞出的深刻含義,也同樣不可忽視。原文摘錄如下:
在女子體操團體決賽中,我們看到了比比賽更感人的場面:中國女子體操隊六個小姑娘首次獲得了奧運會金牌,實現了中國女子體操零的突破,這是令國人振奮的喜訊。作為一項團體賽,戰(zhàn)斗力來自于凝聚力,高低杠上剛剛完成精彩表演的江鈺源,下杠后還來不及接受全場觀眾給予的雷鳴般的掌聲,就立即為下一個出場比賽的隊友在杠上抹粉,這是為了保證杠上合適的干澀度,使隊友的發(fā)揮更加出色。也許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團隊精神”,才使得我們的小將能夠勇奪金牌。
除去自己隊友之間的幫助和鼓勵,在不同國家競爭對手之間,這樣的細節(jié)也并不少見。在女子佩劍團體決賽中,中國的選手倪虹在發(fā)現對手的金屬衣連線出現問題時,第一時間就及時提醒了對手,從而避免給對手的成績造成影響。在競爭激烈的競技體育中,每一位選手都苦苦追求好成績,然而這樣的細節(jié),體現出他們追求的不僅是個人的成敗,更是對體育道德的深刻理解,對“公開,公平,公正”的奧運精神的尊重。女子10米氣手槍頒獎臺上還發(fā)生了如此感人的一幕:獲得亞軍的俄羅斯名將帕杰林娜與銅牌得主格魯吉亞的薩盧克瓦澤在領獎臺上主動相互擁抱親吻,就在這一吻的同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兩個國家正在發(fā)生不愉快的摩擦,運動員們的這一顯示友好的場面,正是奧林匹克精神所要體現的真正含義。類似的細節(jié)在北京奧運會的賽場上不勝枚舉。女子舉重69公斤級冠軍得主劉春紅,在頒獎的最后,主動伸手拉起亞軍和季軍的手,三個人一起站到了冠軍領獎臺上,一起向觀眾致意。這一舉動決不單純出于禮貌,對于每一個冠軍而言,有了更強的對手,才激發(fā)了自己更高的斗志。劉春紅用自己的行為體現出,奧林匹克精神的真諦不僅僅是競爭,更是團結,是攜手并進。
作為觀眾而言,我們在為那些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選手們鼓掌吶喊的時候,也要為那些充滿溫馨和友善的情感場面而拍手叫好。“勝不驕,敗不餒”、“重在參與”、“團隊意識”、“友愛互助”,正是有了這樣的感人場面,才使奧運五環(huán)旗飄揚得更加的美麗。
奧運會開幕前,有些國外媒體擔心中國觀眾不會為外國運動員鼓掌。但在8月11日的羽毛球女子雙打比賽中,中國運動員敗給日本運動員,現場觀眾仍然把掌聲送給了獲勝的日本運動員。美國名將菲爾普斯連續(xù)在水立方奪金并連破世界紀錄,也贏得現場觀眾的滿堂喝彩。巴西著名球員小羅對中國觀眾的友好熱情極為滿意,甚至表示,在這里他找到了主場的感覺。當我們的體育健兒在賽場上全力以赴,勇敢拼搏的同時,賽場外的中國觀眾們,也用自己的文明行為詮釋著奧運精神的真諦。
這一次,中國人在自己家門口舉辦奧運會,我們不僅要在硬件設施,在舉辦過程中得到世界的認可。我們更要用一個個小細節(jié)折射我們的文明,彰顯我們的大國氣節(jié)。(鐘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