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年過40,已經(jīng)是進入休養(yǎng)調(diào)息的中年;我卻在此時高齡產(chǎn)子、結(jié)束婚姻,在接近知天命之年,帶著兩個年齡相差14歲的小孩,重過獨身生活。
我跟前夫,識于微時,在大學時是靠著獎學金和打工,兩人共吃一份自助餐熬過來的;叵氘敃r,我跟前夫在個性、價值觀上已有不少差距。但因為我們都來自有問題的家庭,靠著那份相濡以沫的感覺維系著感情;楹,面對家庭、生活、小孩的壓力,那些年輕時以為不重要的事,卻變成了夫妻間相處最大的難題。
前夫因為家庭變故,從小沒有正常家庭生活,自己也缺乏反省能力,所以盡管已經(jīng)成家生子,過的還是他的單身漢日子。不管你如何跟他溝通,他還是依然故我,到最后還反唇相譏,說天下的女人,不管以前多可愛,結(jié)婚以后,都會變成嘮叨的黃臉婆。了解到不可能改變他的自私固執(zhí)后,只好接受從一個備受呵護的情人,變成只求能相安無事的室友,到最后惡化成讓他予取予求的媽媽。
我在44歲意外懷孕,懷孕后期得了嚴重的妊娠毒血癥,血壓高到眼睛間歇性失明,小孩在緊急手術(shù)后生下來,是個只有三磅重的早產(chǎn)兒。醫(yī)院的新生兒?拼蠓蚴俏乙郧暗耐,看嬰兒情況穩(wěn)定,讓我在小孩一周大時,帶回家自己照顧。
我原以為在我身體未復原、還要照顧小孩的情況下,前夫多少會擔待些家事,后來才發(fā)現(xiàn),他依然故我,能拖能推的事都留著我來處理。我半年沒上班,家里開銷大、經(jīng)濟緊迫,他也沒想要負起責任,每天事不關己地過著太平日子。我在小孩五個月大時,提出離婚,前夫從不了解自己的問題,還一再告訴別人,我是得了產(chǎn)后憂郁癥。
離婚當然不是解決婚姻問題的好方法,但是當一段婚姻變成像腫瘤一樣,每天在侵蝕你生命的時候,也只好決心面對做切割。但我也不是沒有付出代價,首先,教會牧師因為我堅持離婚而把我趕出教會;其次是朋友馬上劃清界線;盡管單親家庭已不少見,但人的偏見卻不是短時間能改變的。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盡量正常過日子,不能因為外在的因素而影響自己跟小孩的生活。
離婚過程里,最無辜的受害者就是小孩子。我的老大從小就是個善良懂事的小孩,前夫為了爭取他的支持,說盡我的壞話,我了解他父親的問題,所以絕不愿意放棄小孩,每次他用他父親的語氣來指責諷刺我的時候,我只能壓抑自己的情緒,針對事實來跟他解釋,有時真覺得心力交瘁,欲哭無淚,除了每天靈修向神禱告以外,不知道要向誰申訴。好不容易熬到今天,老大已經(jīng)長成了一個獨立負責的準大學生,家里的事都會幫忙,除了疼愛弟弟,還常常會反過來照顧關心老媽。至于老二,因為從小就沒有看過父母住在一起,也幸運地沒有看過大人爭執(zhí),是個天真爛漫的快樂兒童。
離婚以來這段日子,許多女性朋友也曾為婚姻問題向我尋求意見;我都勸她們回頭,好好經(jīng)營與丈夫的關系。一般婚姻問題,除了因為有了第三者,感情已經(jīng)變質(zhì)以外,大都是價值觀跟溝通的問題,只要兩個人都能珍惜當初相知相愛的緣分,愿意坦誠相對,沒有不能解決的事情。但是真走到了要離婚,也必須提醒自己,緣分的盡頭并不是怨恨的開始,要了解當初自己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盡管結(jié)局不盡人意,也不能怨憤不平,因為那種懷恨心情就像個壞種子,一旦落地生根,除了傷害自己,也會禍及家人孩子。我常開玩笑地說,離婚后的女人,要以喪偶的心情來看前夫,盡管記得他的好,寬容地忘掉他的錯。
如今離婚已經(jīng)好幾年了,一家三口過得平和快樂,單身除了在社交場合有些不便之外,也沒什么大難處。想到以前的生活,除了珍惜現(xiàn)在的自由外,也慶幸自己能有勇氣,在年近半百時,再給自己一次獨身的機會,可以讓自己了無羈絆地去經(jīng)營隨心所欲而不逾越的下半生。(摘自美國《世界日報》/戎愛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