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桃僵
2009年01月06日 16:20
出自《樂府詩集·雞鳴》:“雞鳴高樹巔,狗吠深宮中。蕩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刑法非有貸,柔協(xié)正亂名。 黃金為君門,璧玉為軒堂。上有雙樽酒,作使邯鄲倡。劉王碧青甓,后出郭門王。舍后有方池,池中雙鴛鴦。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鳴聲何啾啾,聞我殿東廂。兄弟四五人,皆為侍中郎。五日一時來,觀者滿路傍。黃金絡(luò)馬頭,何煌煌。桃在露井上,李樹在桃旁,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這首詩說的是:漢代鼎盛時期,下繁榮而刑法無情。有一個家庭,樓閣富麗堂皇,美女陪酒彈唱,后院靈池鶴鳴,鴛鴦游哉成行一戶人家有兄弟四五人,都在一個大官的家中做仆人。每隔五天,他們會回家團(tuán)聚一次。他們用金子裝飾馬匹和衣服,吸引了許多路人來看。五人互不相讓,相互比較誰的排場大。但是,兄弟中有人作亂而被處罰,其余兄弟中居然沒有一人站出來幫一幫。井邊之桃樹與李樹相依為伴,蟲蛀桃樹,往往李樹代桃樹受蛀而枯萎僵。李樹尚能夠以身代為提醒,他們兄弟之情誼連李樹都趕不上。
“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hù)互相幫助。后轉(zhuǎn)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來源:中國華文教育網(wǎng))
【編輯:張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