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
2009年07月30日 13:19 來源:天津日報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絡(luò)圖片)
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跟著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興,氣罵道:“你老糊涂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
莊辛不慌不忙回答說:“我實在擔(dān)心事情也許會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些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么辦法。莊辛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了才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再補羊圈,也還不遲……”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其結(jié)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jù)上面的故事而來的,表達(dá)事情發(fā)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珠江)
【編輯: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