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牛氣沖天 中新社發(fā) 王志成 攝
版權聲明:凡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
中國的漢字中,只要與牛配伍的,不是有那么點牛勁,就是有那么些牛的精神,否則就是一頭貨真價實的牛。
“牦牛”、“牯”、“犢”、“犀”、“犋”等字指不同種類的牛!澳痢敝阜排V亍!袄纭眲t指牛耕地之器物。“犧牲”古意為以牛充當?shù)募榔。脾氣倔如牛的稱“犟”。牛角稱為“犄”。死不悔改的牛性謂之“牾”。此外,如“牡”、“物”、“特”、“牿”等也都是與牛沾親帶故的本家。
牛在十二生肖中,是體積最大的,與老鼠正成對比,所以人們在生活中以“鼠”喻小或少,以“!痹⒍嗷虼。
如大材小用為“牛刀小試”或“殺雞焉用牛刀”或“牛鼎烹雞”;“牛目、牛嘴、牛肛、牛腳”則形容人體某些部位粗大不雅;罵人聲音粗野而難聽為“牛聲馬哮”或“牛聲馬調”;說寧在小地方做首領,也不在大地方做部下為“寧為雞口,勿為牛后”。
牛體大,毛自然多,因此以“牛毛”喻眾多而細密!侗阕印窌镎f:“為學如牛毛,獲者如麟角”,強調做學問之不易。杜甫有“秦時任商鞅,法令如牛毛”的詩句,是古代法令繁苛的具體描寫。
古人以竹蒲作畫,以牛拉車載書,所以有“汗牛充棟”的故事。柳宗元文:“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出汗牛馬。”后人遂把書籍多稱為“汗牛充棟”,可見牛很早就沾染上了書香。
牛有四個囊,食下物后能反芻,食量很大,民人譏笑人食量大者為“牛肚”,稱人善飲的為“牛飲”,脾氣大的稱為“牛脾氣”。稱制止發(fā)脾氣或遏止說謊者為“扯牛鼻”。罵人不愛惜物品為“牛神”。譏人粗野不潔為“牛樣”。稱人行動遲緩如牛為“牛步遲遲”。買妻求草者被諷為“夯牛頭”,即戴假而具以遮羞之意。
稱夸耀不實者為“吹!被颉按蹬Fぁ保环Q企圖非份、信口開河、投機取巧的不法分子為“黃!保环彩聝汕椴环邽椤帮L馬牛不相及”或“牛頭不對馬嘴”;事不關痛癢謂“蚊子叮牛角”,即一點知覺都沒有之意;好繞道旁門營私為“鉆牛角尖”;“泥牛入!敝复蝗o返。
牛以愚忠聞名。人們常把不智不肖、愚笨者稱為“蠢!被颉帮暸!薄9艜r譏笑目不識丁者為“青瞑!(瞎眼牛)。世人謂不明話意為“對牛彈琴”。稱毀譽由人為“呼牛呼馬”。正如從《莊子》所云:“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謂之馬!毙稳葙t愚利鈍不分為“牛驥共宰”。形容貌丑或宵小朋友摯為“牛鬼蛇神”(后老師意得以辱名)。報恩于人寧“做牛做馬”,即做牛馬為人耕作馱行之意。
漢書中有“獨念牛衣涕泣時邪”一句,故后人形容貧賤為妻之貧苦境況為“牛衣對泣”。孟子云“牛山之木嘗美矣”,本是指山東臨淄縣的牛山地方林木之美,后人借喻人之禿頂。韓愈云:“牛溲、馬勃、敗鼓之皮”,后人遂形容極細微之物著也有用處,所謂“牛溲馬勃”。
此外,“歸馬放!北扔鲬(zhàn)事結束,士兵解甲歸田永息兵弋。“九牛一毛”言極多數(shù)中的一小部分!熬排R换ⅰ毙稳輼O大的力量!巴僚A帜抉R”比喻有形而無實質!膀T牛找!北扔魍浔径兴笾!皡桥4隆毙稳葸^分的懼怕!袄吓M栖嚒弊I人力盡無能。
在民間俚諺中,“黑漢、犁牛、鐵青馬、一個作活就頂兩”喻人身強體健,力氣大,一人做兩人的事!坝绣X買牛馬,不如牛生氣”,謂人當選用有肚量的干才,而不必人做事不把握重點,卻專門注意雞毛蒜皮的小事,可謂不切實際。“牛吃稻草,鴨吃魚蝦”,及謂各人福氣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