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情況介紹
我教授的小三、小五、小六使用的分別是國家漢辦贈送的教材《說話》第三冊、第五冊和第六冊。中三和中四使用的分別是僑校補充教材《幾何》與《三角》。
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方法
首先,中學生使用的數(shù)學教材是繁體字。我只能課前做足功課,把繁體字轉換成相應的簡體字,課堂上讓學生接受簡體字教學。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因此若要求學生把所有的繁體字所對應的簡體字都標注在課本上,不僅占用去太多寶貴的時間,還使學生產生厭煩感。所以需要我充分處理教材并授之以漁,主要使他們學會認讀、辨別經常出現(xiàn)的繁體字,并重點掌握、背記重要概念、定理等的簡體中文表示法。此外,我發(fā)現(xiàn)小學生使用的說話教材其內容并不完全符合實際。這就需要我對教材加以適當?shù)奶幚恚汉侠砣∩,以培養(yǎng)學生實際的交際應用能力為目的,多補充些生活化的符合實際的內容。
其次,學生依賴媒介語學習漢語。由于常年來當?shù)厝A文教師大多使用閩南語、米沙鄢語和英語來輔助教授華語,久而久之學生形成了對媒介語的依賴性。一下子較難改變這一狀況,若全都用漢語絕大多數(shù)學生聽不懂,積極性難以調動,導致教學活動很難進行。而為了盡量避免使用中介語,這就需要我調整期望值,循序漸進,提高自身的親和力并堅持使用固定的語言要素和肢體語言,慢慢轉換學生對媒介語的依賴性。
如何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
對菲律賓的學生來說,他們學習華語普遍存在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這有其客觀的原因。華校學生課業(yè)繁重,從早上五點多出門來到學校后,便開始上英文課,馬不停蹄,直到中午十二點多英文部放學,學生匆匆地吃了個便當,一點又要開始上華文課,連上兩節(jié)。由于菲律賓華語教學的特殊情況,缺少華語語言的大環(huán)境,學生對華語學習缺少興趣,加上又沒有華語考試的升學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上好華文課,對學生的體力毅力都是極大的考驗。而對教師而言,如何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這無疑需要下不少的苦工夫。
在教學過程中,我總結了一些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的方法:
第一,良好的課堂紀律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有效進行的保障。
這在一開始的教學階段就要開始嚴格實施。如遲到、在課上亂走動這些現(xiàn)象都應杜絕。因為這不僅是個人的問題,一個學生遲到,在課上亂走動都會分散其他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教師的上課情緒。因此,惟有建立一個健康有序的學習氛圍,才能保證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第二,教師的教學形式要花樣百出,盡量避免單調地重復。
我想大家一定都有這樣的體驗:一首新鮮出爐的流行歌曲,大家都會廣為傳唱,但當你聽了幾十、上百遍之后就會感到反胃。對學生而言,自覺的維持有效注意力的時間是比較短暫的,一些學生上課一段時間后思維跟不上教師的步伐。這個時候,如果教師變個花招進行教學,就等于重新激活了學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師變換著采用小組讀,男女生分開讀,分角色朗讀,個別檢查讀等形式,學生就會比較容易接受,甚至樂在其中,取得的效果自然比較明顯。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后做足工夫,針對每篇課文的特點,開發(fā)出各具特色的教學形式,來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注意力。
第三,對學生的關注,與學生的互動很重要。
對中小學生來說,如果一堂課只是教師只顧自個兒拼命地講,學生靜靜地聽,那么毫無疑問,這堂課一定是不成功的。每個人都喜歡被別人關注的感覺,所以,需要給學生足夠多的關注。即便是教師在講課時,也要時不時地用眼神掃視全班。你會發(fā)現(xiàn)一些上課走神的學生通常會比較心虛地看看老師。這時候,教師可以用眼神多盯著他們看一會兒,或是給他們一個手勢,或是故意提問他們,或是邊講課邊走到他們身邊停一會兒。讓他們知道老師隨時都在關注著他們,他們自然就會比較認真一些。
上課時,還要經常和學生保持積極的互動。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不同的問題,多將游戲、角色扮演等引入課堂,抓住學生愛玩的心理,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拥倪^程應堅持少批評,少糾錯,多鼓勵,多表揚,讓學生喜歡與老師進行互動。當學生無意識地沉浸在教師設計的互動環(huán)節(jié)中樂不思蜀時,教學就成功了。
樂于奉獻 發(fā)揮文化使者的作用
除了教學,我們身上還肩負著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在華校舉辦的活動中,我積極參與各種傳統(tǒng)節(jié)目的編排和表演。為了慶祝宿務中華中學創(chuàng)校二十二周年,我義無反顧地利用額外的時間排練了小三年級的大合唱《北京歡迎你》,用熱情優(yōu)美的歌聲與富含感情的手勢傳達出中國人民的友好,培養(yǎng)孩子們對中國的由衷的喜愛之情。在校慶當天,我積極配合英文司儀,運用華語的魅力完滿地主持了整場校慶活動。在應邀出席愛國社團舉辦的奧運祝捷大會上,我作為志愿者代表發(fā)表了奧運感想,抒發(fā)對祖國成功舉辦奧運的自豪振奮之感以及對志愿服務精神的推崇熱愛之情,并號召全體志愿者們發(fā)揚甘于奉獻的精神共同為華文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在中秋晚會上,我和另兩名同伴共同演唱《水調歌頭-中秋》,運用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與現(xiàn)場嘉賓引起共鳴并傳達出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美好祝愿,新穎獨特,展現(xiàn)了志愿者的風采。(來源:中國華文教育網 作者:李川竹,福建師范大學赴菲漢語教學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