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嗎?你叫什么名字?我是哥斯達黎加人。”這是孫紅茜在課上說得最多的幾句話。為了讓班上14名哥斯達黎加同學掌握這些簡單的漢語,孫紅茜必須反復誦讀,糾正他們的發(fā)音,再通過模擬對話加深印象。朗讀聲,會話聲,還有不時傳來的笑聲,構(gòu)成了一個快樂的漢語課堂。
孫紅茜是哥斯達黎加國立大學的漢語志愿者,到哥斯達黎加之前剛剛在天津讀完大學。她還有一名同事邢維慧,在當漢語志愿者前,是天津外國語學院的英語老師。
孫紅茜和邢維慧是在9個月前,經(jīng)過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lǐng)導小組辦公室的遴選,成為首批來哥斯達黎加教授漢語的志愿者。目前在哥斯達黎加一共有8名來自中國大陸的漢語志愿者,分別在兩所大學和兩所中學教授中文。
哥斯達黎加是以西班牙語為母語的國家,普通老百姓的英語水平一般。對于初來乍到的兩位志愿者,她們首先需要克服的困難是因為語言不通帶來的生活不便。在中國駐哥斯達黎加大使館的協(xié)助下,她們很快適應(yīng)了當?shù)氐纳,也漸漸喜歡上了這個距離中國萬里之遙的中美洲小國。
哥斯達黎加的華僑華人有5萬多。2007年6月中國與哥斯達黎加建交,當?shù)叵破鹆诵乱惠喌摹皾h語熱”,同時也給哥斯達黎加的漢語教學帶來了新的理念和正宗的“漢語老師”。
記者隨機采訪了孫紅茜的兩名學生,想了解他們學習漢語的原因。一名叫“董瑞”的18歲男生說,“我很喜歡中文的發(fā)音、字體、中國龍和長城,還有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我希望自己能講好漢語”。
另外一名女同學則表示,“中國現(xiàn)在越來越強大,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大家都說學會中文才能把握未來,所以學習漢語很重要”。
無論出于什么原因,有一點可以肯定,學習漢語的哥斯達黎加人越來越多。8月哥斯達黎加的新學期開始,孫紅茜和邢維慧的學生在上學期的基礎(chǔ)上又增加了40多人,目前一共有160多名國立大學的學生加入到了學習漢語的隊伍中。
談到自己的學生,兩名志愿者的臉上充滿了笑容。雖然有的學生還說不出幾句完整的中國話,但也已經(jīng)有學生獲得中國政府的獎勵將到中國參觀學習。
“教中文是一件特別、特別快樂的事情,因為這里的學生非常聰明,很活潑,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對漢字還有中國文化都很感興趣,都非?释麑W習更多有關(guān)中國的東西”。邢維慧激動地說。(張源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