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海歸還是“海鷗”,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在“5·12”大地震后以各種形式奉獻著自己的心智。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酈永剛教授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去年汶川地震后,酈教授立刻組織抗震救災專家咨詢組從美國奔赴災區(qū),以最快的速度向國務院外專局等部門提交了多方面的建議,F(xiàn)在專家組當中的部分人還繼續(xù)留在國內進行災后重建工作。
“近年來國外十分重視加強抗震意識和臨震自救知識的普及,譬如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有研究報告指出,穿越加州的圣安德列斯斷裂帶在南加利福尼亞州的那段斷層可能造成8級地震的威脅。所以在2008年11月,加州舉行了全民地震大演習,參與人數(shù)超過600萬,今年10月,還將再演習一次。”酈教授在電子郵件采訪里回復說,“國內除了要加強地震預測研究以外,也需要在此方面加強對民眾的教育。”
談起中國在地震預測等方面的表現(xiàn),酈教授說:“短期內臨震地震預測是個世界性難題。70年代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曾走在世界前沿,當時成功地預報了1975年的遼寧海城大地震。但我們不能讓一次預報成功成為包袱,背上30多年,越走越慢。既要看到我們在復雜的地震成因、發(fā)生時間預報成功等方面還有很長很艱辛的路要走,也要看到國際速度。”
酈教授在災后直接參與了中國地震局汶川地震科考工作,目前許多項目的合作還在進行中!拔視M可能地發(fā)揮自己的才智,在這項全人類共同的事業(yè)上有所突破。這是我的事業(yè),也是我的責任!彼硎。
已經(jīng)歸國的海外人才也同樣在努力著。
上世紀80年代留學德國的隔而固(青島)振動控制有限公司的總經(jīng)理尹學軍博士是振動控制和防震減震領域的專家。
三維隔震裝置是由鋼彈簧和阻尼消能器組成,在地震時可以使建筑物所受到的沖擊作用降低50%-75%,通過隔離衰減將大震“變?yōu)椤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防震技術之一。在美國、阿根廷,此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民居和學生宿舍,并且經(jīng)受住了考驗。
汶川地震中許多房屋因為經(jīng)受不住垂向的地震沖擊而在瞬間垮塌,這深深地刺痛了尹博士的心,他決心要大力推廣該技術。在災后重建過程中,隔而固公司捐獻了一套價值200余萬元人民幣的三維隔震裝置,優(yōu)先選擇學校和醫(yī)院作為示范項目。
“三維隔震裝置作為房屋抗震設備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學校、醫(yī)院等重要公共事業(yè)機構涉及到太多的家庭,這些機構的穩(wěn)定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尹博士說,“目前我們公司正在加大技術、資金投入,以降低該設備的生產成本,使更多處于地震帶附近的建筑物能夠用上先進的房屋隔震技術,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酈永剛和尹學軍,兩個不同科研領域的代表人物,相同的是:他們都將自己全部的心智投入到防震事業(yè)中,并用責任鞭策著自己前行。(于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