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覺得,我的一生可以說是體現(xiàn)著五個字,并可用之加以表述。
第一個字是“命”,你必須認命,比如說你生在哪一種家庭、你長成什么樣,你沒法選擇。
第二個字就是“運”!皶r來運轉(zhuǎn)”的“運”。如果說“命”是注定的、不動的,而“運”則是動的。好多時候,你覺得你沒有做什么
,可就是發(fā)生了某種“運”。
比如,當時我們剛大學畢業(yè),辦了一本刊物《當代英雄》。為此,1958年反右已經(jīng)快結(jié)束了,我還是被補進去,劃成了極右派。我因此離開學術(shù)界二十多年。后來我搞比較文學,也真是時來運轉(zhuǎn)。那是1981年,我都已經(jīng)50歲了。也是非常偶然,我不知道怎么被選去哈佛了。當時伯克利大學有人來哈佛開會?匆娢遥脱埼业侥莾鹤鰞赡甑奶丶s研究員。我完全沒有想到!伯克利和哈佛都是很好的學校。后來,我就相信,“運”沒有來的時候強求也沒用。當運氣很壞的時候,你不要著急;運氣很好的時候,你也不要覺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第三個字是“德”,道德是任何時候都要“修”的。無論在什么意義上,我總覺得自己要做個好人。在我最困難、最委屈、最想不通的時候,我覺得有兩句話是我生活的支柱,那就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彪m然任何權(quán)利都被剝奪了,但我還可以做一個好人。
我在鄉(xiāng)下被監(jiān)督勞動時,正是大饑餓的年代,領(lǐng)導要求我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要把四只小豬,在不喂糧食的條件下,養(yǎng)肥了給大家過年。就這個任務,我當時很著急,每天讓豬漫山遍野在地里拱食,到處給它們打豬草。后來我把那些豬養(yǎng)得還可以,老鄉(xiāng)都很喜歡我。
第四個字是“知”,知識的“知”,“知”是你自己求的。這一點,我也一直沒有放棄,即使在放豬的時候,我也一邊放,一邊念英文單詞。
我原來喜歡外國文學,特別是屠格涅夫等作家的俄國小說。他們寫的革命女性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另外,我也很喜歡中國的古詩詞。我很奇怪,一方面我欣賞那種特別進取的東西,立志要為大眾做一點事;可另一方面,中國的詩詞,特別是元曲里那些比較消極的東西對我的影響也很大。這些“知識”對我走上比較文學的道路是很重要的,因為我了解一點西方,又知道一點中國,然后到了哈佛大學,接觸了比較文學學科。所以這個“知”對人很重要,有時也會決定人的一生。
第五個字是“行”,其實是一種選擇,當你面臨關(guān)口的時候。即便前面四個字你都做得很好,可是這最后一步,你走岔了,走到另一條路上去了;或者你走慢了、走快了,你照樣還是不會得到很好的結(jié)果。
我自己遇到過很多這樣的關(guān)口。那時到蘇聯(lián)去開會,那里的領(lǐng)導挽留我,告訴我可以到莫斯科大學留學,兼做國外學生工作,但是我還是決定回北大。后來季羨林先生給我的書寫序說,樂黛云這個選擇是對的,也可能中國失掉了一個女性外交官,但中國有了一個很有才華的比較文學開拓者。 (樂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