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旅法著名畫家朱德群畫展在上海美術館推出后,又一位旅法知名畫家周剛的個人作品展作為第7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的重要展事之一,11月1日在復興中路明圓文化藝術中心拉開帷幕。尤為難得是,周剛不是以西方人所熟悉的油畫立足西方畫壇,而是憑借中國獨特的水墨藝術在西方主流藝術品市場贏得了一席之地。
東渡扶桑事業(yè)順利
周剛出生于上海一個丹青之家,自幼喜好書畫,師從著名畫家方增先,專攻中國畫。他曾經(jīng)求學于上海師范大學藝術系,并榮獲首屆上海青年美術作品大展一等獎。
1987年,周剛東渡扶桑,在日本頗負盛名的大學——東京大學研究生院專攻現(xiàn)代美術和日本美術。周剛在日本不僅學業(yè)順利,他的作品也打入了日本的藝術品市場。日本最大藝術品中介機構之一的日本西武經(jīng)過周密考察,成為周剛作品的代理,并且多次成功地為他舉辦了個人畫展。
赴法求學為我所用
盡管在日本生活安定,作品有固定的銷路,但是,周剛并不滿足。他想在藝術上走得更遠。1990年,他毅然遠赴法國,在法國巴黎大學學習造型美術。經(jīng)過兩年的苦學,他拿到了準博士學位。雖然他在法國學的是西方造型藝術,但是,他并沒有像其他一些中國旅法畫家一樣,“改行”畫油畫或者搞前衛(wèi)的裝置藝術,而是堅持以中國畫的材質從事水墨畫創(chuàng)作。他說:“我到法國來學習,是為了對西方藝術有更多的了解,而不是用西方藝術代替中國藝術。我對西方藝術了解得越多,就越熱愛中國的繪畫藝術!痹腥藢χ軇偟木駬裉岢鲆蓡枺骸霸谖鞣较肟恐袊嬃⒆惝媺袉?”但周剛卻頗有信心:“真正好的藝術是不分國界、地域、民族的,彼此之間都是相通的。中國人能夠接受油畫,為什么西方觀眾就不會愛上水墨畫呢?”
“水墨”打動西方觀眾
周剛用毛筆不拘一格地在宣紙上揮灑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將現(xiàn)代藝術的元素注入到中國古老的水墨藝術中,令許多西方觀眾也開始接受、理解和喜歡上中國繪畫。
周剛的創(chuàng)作也引起了法國權威藝術機構的關注。法國夏諾當代藝術中心、法國安東尼當代藝術館等藝術機構先后主辦了周剛個人作品展。周剛還獲得了法國戛納-藍色海岸首屆國際藝術展金獎。法國巴黎專門經(jīng)營繪畫大師達利作品的著名畫廊菲斯頓伯格也“相中”了周剛,與周剛簽約,為他代理經(jīng)銷畫作。法國文化部也為周剛提供了寬敞的畫室。
這次回故鄉(xiāng)上海辦展覽,周剛精心選擇了近80幅畫作,絕大多數(shù)是他在巴黎潛心創(chuàng)作的精品,其中不乏已被收藏的佳作。這些展品分“沉浮巴黎”(人物神韻)和“神游乾坤”(自然意象)兩部分,介于抽象與具象之間,展現(xiàn)了周剛在創(chuàng)作上突破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現(xiàn)代、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等眾多界限的大膽嘗試。(來源:文匯報,作者:張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