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說狗,人類這個忠實的動物朋友在中外神話故事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甚至是某些“創(chuàng)世神話”中的主角。
狗在六畜中被視為最有靈性的動物。早在原始時代,就產(chǎn)生了人類對犬的圖騰崇拜。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烏丙安教授說,古埃及氏族嚴禁捕殺的動物中就有犬,因為他們認為犬是氏族祖先的親族。希臘古典神話中也有關于狗的故事,如地獄的看門者就是長著三個頭的大狗,它的任務是不讓亡靈逃出冥國,也不讓生人進入冥國。
中國漢族神話中,天宮二十八宿之一是“婁金狗”!段饔斡洝访鑼憣O悟空大鬧天宮,最后是被太上老君的金剛琢打翻,又讓楊二郎的哮天犬咬著腿肚子后才被擒拿的。
中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中的犬神話更為豐富。例如納西族創(chuàng)世神話中說,開天辟地之時,天上有九個太陽十個月亮,暴熱暴冷使得萬物不生。后來,天神捏出三只白泥狗和三只黑泥雞。狗叫,九個太陽并成一輪照大地;雞鳴,十個月亮并成一個照大地,萬物才得以繁衍生長。
再如瑤族始祖故事講述,南越王被敵人擒獲,他的母親傳令說誰能救王歸來,就把王的女兒許配給誰。南越王素日養(yǎng)的一條叫“盤瓠”的狗最終救出了王!氨P瓠”的后代就是瑤族人,他們以盤為姓,以狗為圖騰。
壯族、苗族、侗族、水族、哈尼族、景頗族等民族還有另一個美麗傳說:古時天上有谷種但不給人間,于是人們派九尾狗到天上取。狗尾巴的毛碰著谷子,就牢牢地粘在一起。天神一路追殺,接連砍斷了八根狗尾巴,但最終狗還是逃出天門,并把粘在最后一根尾巴上的幾粒谷種帶到人間。從此,這些少數(shù)民族有了“嘗新節(jié)”“狗米節(jié)”等特有風俗,產(chǎn)了新米,先要給狗吃,以示不忘狗的恩情。(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