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1968年出生。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全國勞動模范。多次獲國際大獎。與世界重要的藝術(shù)家及樂團合作演出過《茶花女》《卡門》等經(jīng)典歌劇。
歌劇對中國人來說是舶來品。中國人能唱好歌劇,并能唱出國門,在世界歌劇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人非常少,廖昌永是少數(shù)杰出的代表之一。
廖昌永有一副好嗓子,從小喜歡聽歌唱歌,但周圍沒有一個人對他說,你是歌唱家的料。一直到了高三,政治老師發(fā)現(xiàn)了他的天賦,把他帶到四川音樂學院一位老師面前,這位老師才說,你可以學唱歌。經(jīng)過一年多的學習,他于1988年考上了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
這僅僅是一個好的開頭!疤鞂⒔荡笕斡谒谷艘玻叵瓤嗥湫闹,勞其筋骨”。大學畢業(yè)那年,廖昌永被學校派到香港演出,由于出發(fā)前沒有拿到樂譜,他沒把樂譜全部背下來,于正式表演前,被人替了下來。緊接著是參加英國“卡第夫”聲樂比賽,第一輪就被淘汰了。更可怕的是,雖然他成績優(yōu)秀,免試直接做了上音周小燕教授的碩士研究生,但是一位美國聲樂大師聽完他的演唱后,用一種在中國人看來是羞辱的方式要求他對同學們說,“我發(fā)誓,我從此再也不唱威爾第的歌劇了!
廖昌永說過:“貧苦是生活的另一筆財富。正是當時的貧苦,才鍛煉了我的意志和決心!绷尾榔邭q喪父,到上音讀書時只有一雙鞋子。他還說過:“我從進入學校以后從沒有想過拿什么獎,沒想過會有今天的成就。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把歌唱好;現(xiàn)在的想法也很簡單,還是把歌唱好就行了!闭沁@種簡單執(zhí)著,讓他不畏一切地走下去。
終于,1996年至1997年,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廖昌永接連不斷地獲得了一系列國際大獎:在法國“第41屆圖魯茲國際聲樂大賽”上獲第一大獎,在日本“多明戈世界歌劇大賽”中獲得第一大獎,在挪威“宋雅王后國際聲樂大賽”中獲第一大獎。而拿“多明戈世界歌劇大賽”第一大獎,這是亞洲歌唱家的頭一次。多明戈大師稱贊廖昌永:“這是我所見到過的最優(yōu)秀的男中音……”
從此,廖昌永開始了他的輝煌的演藝生涯:他與法國歌劇院合作,飾演《浮士德》中的瓦倫;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飾演《卡門》中的莫拉萊斯……BBC廣播交響樂團、舊金山歌劇院交響樂團、法國圖魯茲國家交響樂團、日本東京愛樂樂團、德國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挪威國家歌劇院、挪威國家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這些世界頂尖級的樂團,與廖昌永都有過合作。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應(yīng)多明戈之邀,在美國與多明戈大師合作,在威爾第歌劇《游吟詩人》中飾演魯納伯爵。當他謝幕時,掌聲足足響了一分多鐘。《華盛頓郵報》評論:“當晚真正的成功是廖昌永扮演的魯納伯爵”,“他就像天生的威爾第歌劇歌唱家!
鑒于廖昌永近年來的優(yōu)異表現(xiàn),2002年紐約歌劇交響樂團及卡內(nèi)基音樂廳為他頒布了“杰出藝術(shù)家獎”,并特意為他在卡內(nèi)基音樂廳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2002年4月,他還在卡內(nèi)基音樂廳主演了歌劇《瑪麗諾·法利埃諾》,多明戈大師專程從華盛頓趕來為他捧場。
成功后的廖昌永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他希望自己成為中國文化的傳播者,讓世界了解中國。他在國外舉行了30多場音樂會,每場都要唱近一半的中國歌曲。他和多明戈同臺演出,他演唱的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古曲讓多明戈異常激動,竟然向他索取歌譜要學唱。還有一次,當他在歐洲演唱《跑馬溜溜的山上》時,觀眾鼓掌長達5分鐘。
在國內(nèi),廖昌永也牢記自己的使命:為抗洪搶險義演,為上海APEC會議各國政要演出,在中央電視臺為中國首例干細胞移植手術(shù)籌款義演,參加上海、天津等紅十字會籌款義演等等。中央電視臺的《東方之子》等欄目、都對廖昌永作過專題報道。上海衛(wèi)視制作的專題片《質(zhì)樸與輝煌》在全國引起很大的反響,一些國家領(lǐng)導(dǎo)人觀看后,親切地稱廖昌永為“國寶”。(來源:光明日報/李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