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里為人處事,需要留意的東西很多。不過,如果想圓滿地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尤其是有爭議的歷史問題,“有理、有利、有節(jié)”這三條原則恐怕少不了。
首先當然是自己有理,正所謂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但是,也并不是可以“持理取鬧”的,如果認為自己有理便提出他人承受能力以外的要求,恐怕永遠也解決不了問題。所以,在“有理”的前提下,要追求結果“有利”于自己,就必須在處理問題上“有節(jié)”。
華裔“人頭稅”問題,毋庸諱言,是加拿大歷史上政府對華裔的歧視政策。在多元文化和諧相處的今天,提出對這段歷史的平反,肯定是有理的。但如果才能令這一背負在華裔社區(qū)身上的包袱永遠卸下,恐怕是需要華裔社區(qū)的智能的。
從1885年至1923年“人頭稅”政策實施過程中,加拿大政府共征收了2300萬元的稅款。相當于當時興建整條橫加鐵路的費用。如果堅持要求聯(lián)邦政府全部賠償這一款項,恐怕永無“人頭稅”平反之日。因為現(xiàn)在的政府和納稅人都無法承受。
值得慶幸的是,在上周五聯(lián)邦祖裔部長小田與各大華裔社團會面時,一直態(tài)度強硬堅持政府個人賠償?shù)摹捌綑鄷狈跑浟松矶巍L岢隽私鉀Q問題的“三階段”方案,包括國會道歉、在生“人頭稅”苦主個人賠償以及設立社區(qū)基金。
雖然社區(qū)內(nèi)仍存有不同意見,但筆者認為,這是令問題得以圓滿解決的第一步。將賠償給“人頭稅”繳納者所有后人改為先對在生“人頭稅”苦主和配偶作個人賠償,應該是一個進步,說明華裔社區(qū)的成熟。如果能夠按照“有理、有利、有節(jié)”三項原則,則這一歷史問題得以解決的日子不遠了。(來源/加拿大環(huán)球華報,作者/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