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報北京消息:近日,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回應“孔子章子怡”引發(fā)的非議。他指出,非議者斷章取義,剝離話語語境,從而造成曲解。
據(jù)京華時報報道,張頤武日前接受《新周刊》專題“如何‘販賣’中國文化”的訪談,在談到如何營造中國夢想時,以當紅演員章子怡為例,稱她在國際上的影響足以從某個方面代表中國夢想。為了強調(diào)大眾文化的影響力,張頤武稱“一個姚明,一個章子怡,比一萬個孔子都有效果。《大長今》就是韓國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個好例子。”此言既出,立即遭到不少讀者以及孔子后裔的極力反對,認為張頤武觀點偏頗,章子怡缺乏文化底蘊,不能代表中國文化,“作為北大教授,持這樣的觀點真的讓人十分遺憾”。
面對非議,張頤武哭笑不得,“我怎么可能拿孔子去與章子怡做比較呢?我只是為了強調(diào)章子怡在國際上的影響,以及流行文化的力量而出此言,無論如何也不會將他們做類比。實際上,稍稍有理性的人都知道這兩個人是沒有任何可比性的!
一個章子怡比萬本孔子有效?
在《新周刊》專題“如何‘販賣’中國文化”中,張頤武在接受采訪時稱——
“現(xiàn)在都說20世紀全球文化輸出中心是美國,一個很核心的問題就是20世紀是一個美國夢的時代……中國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成長也很好,這個高速成長也可以打造出一個中國夢,要創(chuàng)造出一套對中國夢的文化想象,章子怡就是。這個小姑娘小時候看電影肯定也覺得那些好萊塢明星都不可企及,但現(xiàn)在,所有的大明星都在電影節(jié)上跟她平起平坐,這些大明星們都對她說:‘你是未來之星!@就是中國夢。世俗文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種低端、豐富的文化資源。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要通過大眾文化的出口才能流傳出去。”
“一個姚明,一個章子怡,比一萬本孔子都有效果!洞箝L今》就是韓國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個好例子。所以,要像重視孔子一樣重視章子怡,中國文化才會有未來!
“孔子不是很偉大么,不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么,章子怡也是中國人的代表啊,新聞周刊、時代周刊都拿她當封面來報道中國呢。既然如此我們也要尊重她,崇拜她,好歹中國人就這么一張臉讓人家記住了!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