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報多倫多消息:加拿大安大略省人頭稅苦主家屬聯(lián)盟與平權會,7月9日在多倫多中區(qū)華埠嘉蘭中心舉行群眾大會,公布全加各地對政府有關平反人頭稅的反應動向,及向人頭稅苦主后代征集對賠償問題的意愿。包括新民主黨國會議員鄒至蕙、平反團體代表以及苦主家屬近200人出席。
由于政府在向人頭稅苦主正式道歉后,對賠償苦主后代事宜只字未提。本地人頭稅平反團體由此認為,苦主后人恐不會獲得賠償。
人頭稅苦主家屬聯(lián)盟共同主席劉來增表示,聯(lián)盟在人頭稅苦主后代賠償問題上的看法是,倘若在世苦主或配偶已獲得個人賠償,他們的后代就不應再取得賠償,但如果苦主或配偶皆已去世,他們的第一代子女就理應獲得政府發(fā)放的人頭稅苦主后代賠償。
劉來增表示,加國政府已向人頭稅在世苦主及遺孀進行了道歉和賠償,但許多已過世的苦主無法親眼看到這一天,因此,他們的子女應該代替獲得賠償。他認為,目前聯(lián)邦政府在平反行動中僅完成了75%,另有25%的部分,即直接受害人第一代子女得不到賠償,等于留下一件令人覺得不公平的收尾遺憾。他希望聯(lián)邦政府能夠盡快解決這最后的遺憾,不再留下污點,以達到具有充分意義的真正平反。
鄒至蕙表示,6月22日在國會上親耳聽到政府為人頭稅道歉,心中感到非常激動。但目前政府單一的道歉是完全不夠的,只有提供賠償才能使正義得到伸張。她說,人頭稅直接影響了一些受害者的后代,令有些子女一輩子未見過父親。為此,她將會繼續(xù)與平反聯(lián)盟合作,向國會游說苦主后代的賠償事宜。
苦主家屬平反聯(lián)盟和平權會還將于下周日舉行公聽會,繼續(xù)征集苦主后代對賠償事宜的意愿。
據(jù)北美世界日報報道,1885年連接加拿大東西部的太平洋鐵路竣工后,加拿大聯(lián)邦政府即以重稅限制對鐵路建設作出重要貢獻的華工及其家屬入境,并于1885年7月20日通過《華人入境條例》。從1886年開始,每名華人入境必須繳納50加元人頭稅;1900年7月18日又將人頭稅增至100加元;1903年7月10日,再次調升至500加元。這筆錢相當于當時一個工人兩年的工資。1885年至1923年間,約有8.1萬人支付了這一稅款。
為進一步限制華人入境,加聯(lián)邦政府又在1923年6月30日通過《排華法案》,法案自1924年1月1日生效,直到1947年廢止。在此期間,除極少特例外,幾乎所有華人新移民都被加政府拒之門外,這其中也包括了當時已在加生活、數(shù)以千計的華人家庭被迫過著家人分隔兩地、妻離子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