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悠悠,屈指算來,父親1983年乘鶴仙去,至今已23年了。
23年!寒來暑往,花開花落。不論時光如何飛逝,父親品行中許多閃光點滴,卻永遠如同一朵朵充滿愛意的耀眼小花,綴滿了我們家庭生活的每一部分,綴滿了那些令人難忘的歲月。最孝的兒子
我小時候就知道,父親極為孝敬祖母何香凝。
父親是祖母惟一的兒子,母子連心實屬人性本然,但祖母對父親的疼愛似乎超過了一般。這無疑是由于祖母在祖父廖仲愷1925年不幸遇害逝世后,戰(zhàn)勝人生諸多艱難,獨自含辛茹苦將一雙兒女帶大,故而對子女既有殷切期望又懷深切愛憐。1933年,父親在上海被捕入獄。祖母得知消息后,帶著一把椅子去找當時的上海市市長吳鐵城,要他放了父親,聲言:“你不放他,我就坐在這里等著。”吳鐵城只好“請示”蔣介石后釋放了父親。為惟一的兒子,祖母不顧一切,毅然挺身而出,四處奔走,請宋慶齡、柳亞子、經亨頤等著名人士聯(lián)名做擔保。這次營救還連帶成就了我父母的姻緣。后來,經亨頤成了我的外祖父,外祖父為廖承志成了他的女婿而感到欣慰。
父親每天一早一晚、出門前和歸來后,一定先去看看祖母,多少年來,從無懈怠。如果祖母正在作畫,他就磨墨、調色、鋪紙。有時還在祖母的山水畫上補一兩個“公仔”(粵語,人物),使畫面立即充滿意趣與生機。父親畫的“公仔”很夸張,手指、腳趾似都過長,大拇指過于上翹,但卻十分傳神,常使祖母樂呵呵地贊賞不已。每每這時,祖母臉上的皺紋舒展得淺了、淡了。如果祖母沒有作畫,父親就與她閑談趣事或家庭生活瑣事,祖母常聽得津津有味。每每這時,她那雙望著父親的眼睛顯得格外滿足與慈愛,誰看到都會感動。
祖母盡管年事已高,但她每天早晨必燉一碗濃濃的紅棗湯給父親喝,說這對身體有益。父親則總在祖母眼前一飲而盡。每當祖母接過空碗,都感到無限欣慰。這時,他們兩人黑白相間的鬢發(fā),在一縷明亮的陽光照耀下閃出華彩。這是我從小常見的“母子情深圖”。
祖母有許許多多頂帽子,黑色絲絨帽子的頂上鑲有一橢圓形紅色或綠色的裝飾。這些帽子都是父親遠赴瑞典、芬蘭等國參加世界和平理事會時特為祖母選購的。那些年許多人出國歸來時帶回的都是各類免稅電器,大約很少有人像父親這樣。父親回來后,常常親自給祖母戴上帽子,還拿一面鏡子讓祖母照照,看滿意不滿意。祖母總是不住地點頭,表示非常滿意。
1967年秋,“四人幫”以莫須有的罪名把父親隔離審查。父親臨離開家時,到祖母房內告訴她:“我要出國一段時間,大概不能給您寫信。您不要惦記我,您自己要多多保重……”祖母雖然不出門,但她每天必認真看報,對外面的事不敢說了如指掌,可大致情況心中有數(shù)。聽了父親的話,她沉思片刻,緩慢地問:“什么時候走?”“很快就走!弊婺傅哪抗鈩x那間黯淡下來,但很快又恢復了慣常的神態(tài)。據(jù)母親說,祖母在這之后,只有很少的幾次提起父親。父親被“監(jiān)管”長達3年,對祖母來說這是多么漫長的歲月!老人家只是每天更認真的看報,看一會兒,放下,朝房門望望。有人來看望她時,她的神態(tài)一如往常,絕不提起父親。看來,祖母心里十分明白父親發(fā)生了什么事,只是不愿捅破這一層“窗戶紙”。這對一個愛子如命的年屆90的老人來說,是多么的不容易!我想,正因為祖母一生經歷了重大坎坷,思想深邃,心如明鏡,才處變不驚,堅忍鎮(zhèn)定。
父親終于在1970年秋的一天從“國外”回來了。他進家門后,趕快洗澡,并換上一身中山裝,儼然剛從國外回來,然后像往時那樣匆忙進了祖母的房間。這次惟一不同的是,沒給祖母帶來任何小禮物。
祖母見到父親居然也像往時他出國回來一樣,大約她每一天都在盼望著這一刻,或說,這一刻早在她的預料之中,所以,她并不驚訝,亦無半點悲戚,只是立即伸出雙手。祖母8旬以后,耳朵漸聾,又不喜歡戴助聽器,父親與她說話都是把嘴湊在她的耳邊?墒沁@次父親“出國”回來,只用一般的聲音說“媽媽,我回來了”,祖母卻聽到了,雙眼淚光一閃,母子倆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他們沒提一句“出國”的事,不像往時,父親要給祖母介紹好一陣外面的情況。
第二天,父親拿出他在“監(jiān)管地”思念祖母時畫的祖母肖像,畫中人的神態(tài)惟妙惟肖。這也可見,祖母該是怎樣地被我父親深摯地愛著,祖母在父親心中的分量是無法估量的。
1972年9月1日,95歲的祖母在北京逝世。入殮那天,父親在祖母的額上輕輕一吻,仿佛祖母在安睡,不愿驚擾她。蓋棺時——當時周總理特許祖母不火葬,父親立即轉身走開。我十分不理解父親何以不再看一眼即將永別的祖母。敲擊棺釘?shù)穆曇粼谕7澎`柩的大廳發(fā)出轟然巨響,父親那淚水橫流的臉一下子扭曲變樣了。瞬間,我明白了,他是受不了那令人心痛的聲響。那一聲聲錘打,無疑都落在了父親的心上。
多年之后,影片《周恩來》的導演丁蔭楠曾問我:開國大典時父親背祖母上天安門的傳聞是否屬實?我雖不能斷言此為誤傳(天安門城樓當時應有電梯吧?即使沒有,祖母身邊有服務員,似不必由我父親背),但由此可見,父親之孝,早有口碑。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