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35周年,日本創(chuàng)價學會名譽會長、國際創(chuàng)價學會會長、被譽為中日友好的奠基人之一的池田大作曾撰文回憶廖承志。
文章說,“我不過是個普通人。”這是當時的中日友好協(xié)會會長廖承志先生所說的。他是一位長年在中國革命的中央樞紐起著關鍵作用的人物。廖會長愛戴中日兩國人民。如果沒有
他,兩國間也許就無法促成友好的關系,他是日本的恩人。
我初訪北京時,最先前來歡迎我的就是廖會長(1974年5月30日)。當時東京與北京間尚未通航,我是從香港坐火車到廣州,再換乘飛機至北京。廖會長他身材魁武、面容慈祥,一派“大將”風度!盁崃覛g迎您!”他一開口就把我給怔住了,因為他日語之流利“勝過日本人”;一經(jīng)握手,頓從他那軟和溫暖的手掌傳來一陣深情厚意。
自從我們第一次見面以來,僅在一年里我三次踏上那塊偉大的大地。第二次訪華是在同年底(1974年),第三次是在翌年4月。因為我認定,剛打下的“金橋”基礎工程必須盡可能一氣呵成,而與廖先生的每次相見都不斷地加深了我們之間的友情。
廖先生對人爽朗真誠,是位善于緩和氣氛的名人,對待工作不屈不撓,又能體諒他人,甚至連監(jiān)獄的看守也被他的人品所打動而成為他的擁護者。他能虛心傾聽不同的意見,既幽默又多才多藝,這使他周圍總是輕松愉快笑聲不斷。
只有在兩國人民能由衷地相互信賴、相互尊敬、攜手共進的基礎上,才能達成真正的中日友好。周總理和廖會長的愿望,就是要把日中友好關系世世代代地、更深更廣地永遠傳下去。
文章最后,作者引述廖夫人曾撰寫的一篇文章以追悼廖會長:“廖家父子二代為超越前人的不幸而奮斗終身,或許現(xiàn)在正在商討著生前未能完成的事業(yè)吧。不過,請放心﹗我們這些活著的人一定會繼承你們的遺志,實現(xiàn)你們未能完成的大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