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明珠”無錫是江南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建城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無錫自古物產豐富,富庶江南,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這里風光具山水之勝,共河湖之美,兼人工之巧。20世紀以來,無錫更以工商業(yè)聞名于世,素有“小上!敝Q。
進入21世紀,無錫市在招才引智方面也開始下“重手筆”。2006年5月,為大力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zhàn)略,加快人才國際化步伐,促進自主創(chuàng)新和科技創(chuàng)業(yè),著力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城市,無錫市政府出臺了《引進領軍型海外留學歸國創(chuàng)業(yè)人才計劃》,即在5年內引進30名領軍型海外留學歸國創(chuàng)業(yè)人才(簡稱“530”計劃)!530”計劃包括了“3個100”和“2個300”(100萬元創(chuàng)業(yè)啟動資金、100平方米工作場所、100平方米住房公寓;提供不低于300萬元風險投資和不低于300萬元的商業(yè)擔保);并規(guī)定以技術成果入股投資的,經評估,其技術成果可按注冊資本不少于30%作價入股。對引進國內三類高層次人才分別給予100萬元、70萬元、50萬元的安家費補助;對引進海外博士、碩士則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的安家費補助等。
“530”計劃的實施,帶動了海外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加速向無錫集聚,這一政策也推動了無錫產業(yè)結構的優(yōu)化升級。這幾年引進的“530”計劃項目涵蓋了生物工程、電子信息、新材料、環(huán)保、服務外包、軟件開發(fā)、新能源等高新技術行業(yè)和現(xiàn)代服務業(yè)。
今年9月13日,無錫市在引才道路上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國無錫海外(日本)人才工作站”揭牌儀式在無錫隆重舉行。該人才工作站由無錫市人事局主辦,日中文化交流中心負責籌建并開展具體工作,工作站總部設在日本東京,有專門的辦公室和精通中文、日語的全職辦公人員,通過與中國駐日使館教育處、華人協(xié)會、日本大學、日本人才公司和主要留學人員團體等在日有關機構的密切聯(lián)系,宣傳介紹無錫的有關情況,建立并提供在日高級人才數(shù)據庫,協(xié)助無錫市在日本開展招才引智活動和各類人才在日本的培訓工作。通過在日本設立海外人才工作站,把無錫市海外人才引進工作前移至留學人員集中的國家,及時收集第一手人才和項目信息,向留學人員提供及時的相關政策咨詢,建立留學人員與無錫市聯(lián)系溝通的綠色通道。
架設無錫與日本之間的“橋梁”
“中國無錫海外(日本)人才工作站”的具體工作由日中文化交流中心負責。2001年,在中國駐日使館教育處、日本外務省、日本貿易振興會等中日有關部門和友好團體的大力支持下,日中文化交流中心在日本東京成立,并以積極開展中日兩國的友好文化交流活動,架起21世紀兩國人民友好交流之橋梁為目標,得到了中國駐日使館教育處及日本外務省“日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實行委員會事務局的后援。中心以“翔飛中國”的長短期留學業(yè)務為開端,各項工作取得了參加者及各方面的好評。隨著參加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及留學活動的深入展開,中心不僅致力于語言文化研修,長短期留學企畫,還依托與國內外相關機構的良好合作關系,為有意留日的學生提供可靠的留學渠道。
2005年起,日中文化交流中心擔當起了在日留學中國教育展的承辦任務,并成功地舉辦了第五、第六和第七屆在日留學中國教育展,得到了中日兩國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評價。迄今為止,參展高校最多達到28所,參加人員為1000余人。
另外,隨著日本企業(yè)進軍中國市場的要求不斷增高,日中文化交流中心開展實施企業(yè)派遣留學項目,并通過“翔飛日本短期留學”及教育展等各種合作方式,與早稻田大學、京都大學、東京經濟大學、亞細亞大學、同志社大學、關西大學、慶應大學等日本大學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2008年,日中文化交流中心組織實施的“翔飛日本短期留學”有中國20所大學參與,參加者達到130余人,成為民間青少年赴日研修人數(shù)最多的團體,并被日本外務省認定為2008年日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指定項目。
2008年3月,日中文化交流中心開始與無錫市“牽手”,被無錫市指定為“530人才推薦會”在日實施團體,在東京和大阪舉行了2場人才招聘展會,吸引了800余人參加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