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出口批發(fā)行業(yè)粥少僧多
近些年來,進出口批發(fā)行業(yè)已在旅法華人商業(yè)領域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據不完全統計,僅在大巴黎地區(qū)就有幾千家華人批發(fā)公司,而且在最早幾年,華人進出口行業(yè)無論是從業(yè)人數還是經營規(guī)模都在呈迅速增長的勢頭。但是,到了2008年,這一漲勢似乎嘎然而止,一些悲觀的論調開始彌漫在華人進出口商當中,見面說起來都是“生意越來越難做”。
位于巴黎第11區(qū)的華人服裝批發(fā)街區(qū),共集中了5百多家華人服裝批發(fā)公司。當地華商社團組織——法國華人服裝業(yè)總商會會長章毅說,最近幾年,11區(qū)華人批發(fā)商的生意都不是太好,但是,2008年絕對是最差的一年。今年上半年,因為受到法國氣溫偏低的影響,很多批發(fā)店的單衣都難以及時售出,到了后半年,歐元對人民幣一下子就貶值了20%,使得進出口商們原本就很薄的利潤又要跟著減去20%,能夠保本就已經算幸運的。前一段發(fā)生的金融危機,現在已經開始體現出來,明年可能會更糟,加上媒體一直在大力渲染,法國老百姓也更加不敢消費。與往年不同的是,還沒到大減價的時候,老佛爺這一類的大商場就已經提前開始減價促銷了。
“很多人都說11區(qū)服裝街的服裝無論是款式還是質量都不比老佛爺的差,但是,大家的生意還都是很難做。最近連這幾條街上的人都明顯減少了,估計營業(yè)額平均要比往年少30%以上”。章毅說,服裝不像其他商品,過了這個季節(jié)賣不出去,即使減價也很難賣出去,過去一個款式可以賣好幾年的情況再也沒有了。而且,現在因為生意不好,大家都不敢盲目進貨,又加上歐元貶值,搞不好進貨成本就會太高,所以在進貨時都會加倍小心,“沒貨畢竟要好過壓貨”。
位于巴黎北郊的歐拜赫維利耶市的華人批發(fā)市場,目前已成為歐洲最大的華人批發(fā)市場,而與當地華商問起今年的生意情況,聽到的也多是一聲聲的嘆息。
當地華商分析說,導致2008年華人批發(fā)商日子難過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歐洲和法國的經濟大環(huán)境不景氣,消費者們的錢包捂得更緊了,在服裝、鞋帽、首飾之類的消費品上,就更是能省則省。而讓華商們最為“痛心疾首”的還是近期歐元的迅速貶值。
也有華商認為,歐拜赫維利耶的生意不好做,除了這些大的背景外,也另有他因,其中最為主要的是歐拜赫維利耶市華人批發(fā)公司數量增加過快、過多。就在最近幾年的時間里,該地區(qū)的華人批發(fā)公司已經從300多家迅速擴展到了目前的900家。但是,市場蛋糕還是那么大,這么多人擠進來分,只能導致粥少僧多的現象。
另外,當地公認的最大客戶波蘭人,最近幾年,也更多地轉去意大利進貨,因為那里的款式要比法國的更新,變化得也更快,這也是導致歐拜赫維利耶生意下降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據當地華商們反映,總的說來,生意不好,甚至經營虧本的,大多還是那些剛剛入行的新手,而那些在這一行業(yè)早已闖蕩多年的華商們生意普遍還過得去,有一些甚至還能超過往年。
在巴黎十區(qū)做童裝批發(fā)生意的華商、中法服裝實業(yè)商會會長池萬鋒,就算得上是一個在逆境中把生意做得“比去年還好”的成功范例。池萬鋒說,做好生意當然要有運氣,但更重要的是還是經營者要有眼光,能夠不斷推出新的款式,還要做出別人沒有的貨。
為了緊跟時尚變化,池萬鋒經營的童裝大部分是在法國制作,即便是要從中國進口的服裝,也多采用空運。而且,對于那些從中國進口的服裝“半成品”,在運到法國之后,他也會再對這些服裝進行染色、印花等重新調整的制作。由于他批發(fā)的服裝價格比較高,也允許他為提高服裝質量進行更多的投入。
目前,來購買池萬鋒童裝的客戶遍及歐洲各地,甚至一些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華人服裝批發(fā)商,也到他那里進貨。而他也會根據不同國家市場的情況,推出不同的款式。
面對當前的經濟環(huán)境,池萬鋒說,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不能干等在那里,要想著把自己的品牌打出來,最好能夠打進中檔服裝市場。
華人餐飲有點淡
根據法國媒體的統計報道,由于法國人購買力下降、汽油價格飛漲等原因所致,今年法國人普遍減少了外出娛樂等額外消費,法國各類餐館顧客明顯減少,而華人餐飲業(yè)者們對這種情況的感受似乎更加強烈。
一家位于巴黎13區(qū)的華人餐館,過去每到餐飲時間,都是座無虛席,有時甚至要排隊等位,但是,今年金融風暴刮起來之后,除了周末生意照常外,平時顧客明顯減少,該餐館的領班稱,“有時整個餐廳只有幾個客人,生意淡得讓人害怕,我們站在那里都不知干什么好!
而被稱為巴黎美麗城“中餐旗艦”的華麗都大酒樓,曾接待過法國總統密特朗和總統候選人羅雅爾,生意一向很紅火。但是,該酒樓老板吳漢龍先生說起今年的生意也感到很不滿意,“現在來消費的法國人明顯少了,生意起碼跌了15%!彼f,他的另外兩家餐館,一家在華麗都樓下,另一家是在對面街上的大元餐廳,生意卻比以前還好,主要因為這兩家餐館消費比較低,“大家都想少花點錢,所以這些低消費的餐館生意反而會好些。”
吳漢龍認為,在現在形勢下,餐館要賺錢,不但要降低消費價格,還要推出新的經營方式吸引客人。正如吳漢龍所言,盡管大部分中餐館的生意偏淡,但在今年創(chuàng)辦的一些有特色的餐館如“鼎鼎香”、“萬家燈火”等卻能夠在寒流之下,逆風中走紅,成為當下寒流中的一個亮點。(趙成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