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侵襲改變的生存海盜船以及海盜本身的傷亡率幾乎是零,利潤厚而風(fēng)險低的買賣引人趨之若鶩
由于迄今幾乎所有遠洋貨輪都不具備防御襲擊之力,所以劫持遠洋貨輪不單可為而且易為,只要海盜成功上船,船員十有八九只能束手就擒。
盡管海盜并非每次出手都成功,甚或遭遇抵抗,但海盜船以及海盜本身的傷亡率幾乎是零,利潤厚而風(fēng)險低的買賣引人趨之若鶩,隨著藉其可觀收益在國際市場上購入先進快艇等設(shè)備,這些海盜更如虎添翼,擄劫船只更如探囊取物。
這一切,都使得過往亞丁灣的船只面臨超出以往的風(fēng)險。即便有軍艦護航,但海盜神出鬼沒,護航往往亦鞭長莫及,全員保護更不容易。
“海盜問題不是現(xiàn)在才有的,但從2008年1月起,高發(fā)期3天一起,海盜劫船成功率達到了50%。”在“振華4”號駕駛臺內(nèi),一張航海圖上標(biāo)滿了海盜襲擊船只的航標(biāo)點。船長彭維源和其他船員,對亞丁灣海域的每一條危險航線都爛熟于胸。
“必須避開這些航線走!”經(jīng)過這一海域的中國船員大致都有這樣的共識。2008年12月12日,在卸載2臺場吊從蘇丹當(dāng)?shù)馗劭诜岛綍r,“振華4”的戒備預(yù)案早已展開:避開海盜出沒頻繁的航標(biāo)點,繞開危險路線航行。但躲不開的想逃也逃不掉,當(dāng)?shù)貢r間12月17日8時許,兩艘海盜艇像白色的海鷗一樣飛過來,全船震驚,彭維源不得不在第一時間拉響全船戒備警報。
“對付海盜不能輕敵,但欺負過來也不能躲!迸砭S源認為,海盜是為財而來,不為人命,如果自衛(wèi)時采取非攻擊性手段,效果更好,“不傷他,也不讓他傷我,這應(yīng)該成為抗擊海盜的潛規(guī)則!
為了躲避海盜襲擊,一些途經(jīng)索馬里的中國船只,想盡一切辦法:除了船上已有的高壓水槍,一些船上專門配備了太平斧、木棍、鋼管、砍刀;有的船只甚至備上面粉,準(zhǔn)備等海盜登船時灑出面粉,干擾海盜視線,然后將海盜制服。曾經(jīng)有經(jīng)過亞丁灣的中國船只,甚至在船上扎上稻草人來嚇唬海盜。
“振華4”號總結(jié)出的抗擊海盜的三條經(jīng)驗,一是“放棄主甲板,堅守生活區(qū)”;二是把通往生活區(qū)的舷梯割斷;三是用啤酒瓶制成燃燒彈還擊。船長彭維源甚至在啟程前,特意要求隊員多收集啤酒瓶,連蓋子都不許扔。這三條經(jīng)驗被作為抗擊海盜的“振華4”模式,被其他中國遠洋船只借鑒。
“海盜會改進攻擊的方法,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國船員也會在實踐中完善防海盜預(yù)案!迸砭S源說。依他的見識,海盜不是不可戰(zhàn)勝的,但也不是一定能戰(zhàn)勝的,關(guān)鍵是因地制宜備好防備方式,“海盜的橫行,也在考驗中國海員,這提高了船員的防范意識。”
“以前出?紤]天氣狀況多一些,但現(xiàn)在還要防備人禍,短兵相接,海盜不得不防!币驗樗黢R里海盜的介入,擁有30年海員生涯的彭維源,他的海上生活,發(fā)生的改變顯而易見。
前路依舊兇險對絕大多數(shù)中國船運公司來說,前往歐洲和北非,亞丁灣仍然是繞不開的海域
2008年12月26日,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從三亞出發(fā),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zhí)行護航任務(wù),這成就了中國海軍自15世紀(jì)以來的首度遠征,遠征目的是為保護一條重要的生命線。
中國遠洋航運的兩條主干道,一是經(jīng)蘇伊士運河前往歐洲,二是經(jīng)巴拿馬運河前往美國,而亞丁灣正是駛向歐洲的必經(jīng)之路。2007年,中國與歐洲的貿(mào)易量已達到3500多億美元,與歐盟貿(mào)易的90%以上依靠海運。“亞丁灣—紅!K伊士運河—地中!币痪,成為中國商船能夠選擇的最便利航道,而到北非國家的航運也數(shù)這條線路最優(yōu)。
但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海盜活動的猖獗,嚴(yán)重影響了中國商船在該海域的航行安全,也危及到船員的生命安全。
繞開這條航線,結(jié)果將意味著運輸費用的倍增。據(jù)測算,如果中國商船選擇繞過好望角的航線,要增加3482海里,需要24天。而通常,從中國走蘇伊士運河航線到歐洲僅需18天。
這意味著,對絕大多數(shù)中國船運公司來說,前往歐洲和北非,亞丁灣仍然是繞不開的海域,中國遠洋船員仍需要繼續(xù)在這條危險的航線上,與海盜“共舞”。
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前往亞丁灣護航后,凡西行通過東經(jīng)057度線、南行出紅海通過北緯15度線進入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的中國船舶,都可提出護航請求,中國籍船舶、中資外國籍船舶以及香港和臺灣的船舶也在此列。
中國海軍的護航,給通過亞丁灣海域的中國商船,帶來了來自國家力量的強力庇護。多艘護航船只打出“感謝子弟兵”、“祖國萬歲”的標(biāo)語,宣泄喜悅和踏實。2008年12月31日,“振華4”號出馬六甲海峽不久,碰到護航編隊,船長彭維源便說:“有你們在,我們就放心了!
包括中國在內(nèi)已有11個國家的20多艘艦艇在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參與打擊海盜行動,但這依然捉襟見肘,據(jù)統(tǒng)計,在沒有情報支持的情況下,要保證整個海域不受海盜攻擊,至少需要70艘主力戰(zhàn)艦巡邏。1月14日晚,就在“武漢”艦輪休的間隙,中遠公司所屬的“天河”號在索馬里海域遭到海盜騷擾襲擊,“武漢”艦接報后,全力支援方逼退可疑快艇,海盜對中國商船的騷擾依舊陰魂不散。
而目前,令海員人身安全依舊不容樂觀的因素是,索馬里局勢依舊混沌,這給海盜的繼續(xù)肆虐提供了空間。目前,索馬里海盜活動范圍越來越廣,已不局限在索馬里海域活動,甚至出現(xiàn)在也門海域、肯尼亞外海,而且還在不斷向南擴張,與此同時,他們的裝備也越來越先進,恐怖色彩愈明顯。擺在國際社會面前的,不單單是執(zhí)行安理會打擊海盜的決議,而是如何在這一地區(qū)重建秩序與和平,鏟除海盜生長的土壤。
中國有50萬名船員在海洋上跑,海員的人身安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一種國家事務(wù)。但中國海軍到索馬里護航,只是一個短時期的單獨事件,去往索馬里海域的中國海員,如何保證長期安全,前路依然有兇險。即便有“振華4”號這種代表性案例,但連“振華4”船員自己也承認這種勝利不具有普遍性,“下次如果還要去亞丁灣海域,家屬方面也不是沒有顧慮”,船長彭維源坦白地說。(徐劍橋 楊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