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
2009年04月01日 11:01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拔河,又名牽鉤,始自唐代。有一年的清明節(jié),唐中宗令滿朝文武三品以上大員,連同學士等,匯集宮中球場,分隊分批舉行拔河,所用繩索是以大麻繩兩頭系千余條小繩,數(shù)百人分兩隊分別在兩頭抓緊,比賽中力弱者為輸家,中宗攜皇后、妃嬪、公主前往觀戰(zhàn),一時喊聲震天,地動山搖,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盛況。據(jù)說,在時值春耕春種的清明時節(jié)舉行拔河,具有祈求豐收的意味,歷代帝王自然非常重視。
【編輯:王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