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僑網(wǎng)消息:據(jù)日本新華僑報網(wǎng)站報道,“說出來您別笑話我,我現(xiàn)在每個星期有兩天下班以后還要去打一份工。有的時候,星期六、星期天也會去打一份工!币幻谌杖A人員工與記者隔桌而坐,他手握著茶杯,輕輕地說著。
“憑勞動掙錢,憑自己的雙手和汗水掙錢,為什么要笑話你呢。能告訴我在打什么工嗎?”記者這樣問。
他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躊躇了一下,讓人不易察覺地嘆了一口氣,說道:“下班后去打的是情人旅館的清掃工,晚上6點半到11點半,還可以多打一會兒的,但因為要趕末班車,也就只好打到11點半了。星期六、星期天打搬家工。當然,現(xiàn)在要打工的人多,也不是每個星期六和星期天都有工可打,要等公司的事先通知!
這名在日華人員工今年47歲,在一家有60多名員工的汽車零件制造公司工作。從身份上來講,是“正社員”;從職稱上來講,是“技術職”,當然這一切都來源他的的學歷——在日本拓殖大學讀過4年書。
“沒有想到,會是這樣,我覺得自己好像又恢復了留學生時代那種勤工儉學的生活?墒,那時候年輕,心里也有奔頭,多干點覺得沒有什么。現(xiàn)在人奔著五十走了,體力比原來下降,有時真不知道這樣干下去什么時候才算個頭呢!”他的眉頭緊鎖,隨著說話頻率的加快,好像越鎖越緊了。
在日本社會,企業(yè)通常是不允許員工從事副業(yè)的。員工一旦被發(fā)現(xiàn)從事副業(yè),大多是要被解雇的。但是,這場被稱為“百年不遇”的經(jīng)濟危機,迫使日本企業(yè)改變自身的“鐵則”。大約從三個多月前開始,包括日產(chǎn)、富士通、東芝等一些著名大企業(yè)在內(nèi),都開始允許員工從事副業(yè)了。
這場源于美國金融風暴的全球性經(jīng)濟危機沉重地打擊了日本的實體經(jīng)濟。從去年秋季開始,他所在的汽車零件制造公司訂單越來越少,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老板整天“鐵青著臉”。以往的加班、假日上班都沒有了,工資也大幅減少。
“眼看著臨時工都被辭退了,我們這些‘正社員’,雖然是減了工資,但總算保住了飯碗。還有,咱畢竟是外國人啊,這個時候沒有把咱辭退,還有什么可說的呢!彼@得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