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爾蓋高原將建中國首個生態(tài)治沙示范區(qū)
華聲報訊:據新華網消息,中國國內首家“生態(tài)治沙專項公益基金”四川工作部6月17日啟動。這項基金制定的第一個計劃是在中國土地沙化程度最快的區(qū)域之一——四川若爾蓋高原建立首個生態(tài)治沙示范區(qū)。 若爾蓋縣林業(yè)局局長左林說,根據以往的經驗,要成功治理1畝沙漠化草地需治理成本約660元人民幣左右,70萬畝沙化草地的全部治理費用要4億多元人民幣,當地財政是絕對支付不起的。生態(tài)治沙專項公益基金的啟動給當地帶來了希望。若爾蓋縣縣長孫建平說,目前,若爾蓋沙化地帶已開發(fā)了1000畝生態(tài)治沙示范點。在示范點里,人們通過生態(tài)治沙方式已種植成活了沙棘、甘草、羌活、麻黃等中草藥。明年5月,這些中草藥將通過藥效檢測,效果理想則將把示范點擴大成示范區(qū)。 “生態(tài)治沙專項公益基金”四川工作部一位負責人介紹,四川省政府和若爾蓋縣已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承包沙化土地不收費用,種植收入將享受稅收減免等多種優(yōu)惠政策。“最主要的是,基金會將派專門的生態(tài)治沙專家對參與治沙的企業(yè)和個人進行技術指導! 據悉,若爾蓋高原位于川西北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離著名的九寨溝僅92公里,是青藏高原向東延伸的一部分,平均海拔3500米,境內70%以上是天然草地。這里地處長江、黃河流域上游,長江水系白龍江發(fā)源于境內;黃河水系黑河、白河分別發(fā)源、流經其境內匯入黃河,大面積的高寒沼澤濕地涵養(yǎng)了黃河水源。但若爾蓋高原土壤沙化現在正以驚人的速度推進,目前沙化面積已達70萬畝,還有潛在沙化面積90萬畝。近年來,境內沙塵暴的發(fā)生頻率越來越高。1950年至1980年,全縣每年平均發(fā)生2次沙塵暴,而2001年發(fā)生4次,去年一個季度便發(fā)生了2次。專家表示,若爾蓋高原沙化的快速推進,將直接影響到長江、黃河上游水源,威脅成都平原的農田灌溉。若干年后,有“童話世界”之稱的九寨溝也會被其變成“黃沙溝”。 另據消息,6月17日是第9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中國國家林業(yè)局副局長祝列克當日表示,到2010年,中國要力爭實現基本遏制土地沙化擴展的趨勢;到2020年,將整體上實現沙化土地的逆轉;到2050年,爭取使凡能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目前中國沙化土地面積為174.3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18.2%,10%的沙化土地已經得到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