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名優(yōu)特產(chǎn)
渤海黑驢 渤海黑驢系我國大型優(yōu)良驢種。其主要特征是:體型高大,肌肉發(fā)達,形體勻稱而健壯;頭頸高昂,面直品齊,耳敏聳立,眼大有神;耆甲明顯、胸尻高昂,背腰平直,尻部稍斜,肋部骨拱圓,腹部充實;四肢干燥,關(guān)節(jié)明顯,肢勢端正,蹄黑致密;體形側(cè)視略呈長方形或正方形。 渤海黑驢按毛色分為“三粉”和“烏頭”兩大類型。“三粉驢”,鼻唇、眼圈和腹下被毛呈粉白色,其它部位被毛為黑色,體型勻稱、動作靈敏。 “烏頭驢”全身被毛純黑無雜毛,體型粗壯,動作略遲鈍。渤海黑驢,性成熟早,較易受胎,年平均受胎率為84.11%,一般母性驢終生產(chǎn)駒10頭左右。 渤海黑驢被新疆、廣東、遼寧等24個省市引為種畜。無棣縣是渤海黑驢的集中產(chǎn)地。 渤海黑牛 渤海黑牛全身鏡呈黑色,低身廣軀,后軀發(fā)達,體質(zhì)健壯,形似雄獅,當?shù)胤Q為“抓地虎”,港澳譽為“黑金剛”。這種牛耐粗飼、易育肥、出肉率高、肉質(zhì)細嫩,是難得的肉牛良種,在日本、韓國市場供不應求。 牡蠣 牡蠣,又名蠔或海蠣子,古稱蠣蛤,當?shù)厮追Q蛤蠣,是我國著名的貝類。屬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異柱目、牡蠣科、牡蠣屬,棲息在淺海泥沙中。牡蠣之名,系因古人認為“純雄無雌,獨此化生”而得。 牡蠣肉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肝糖、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鋅、灰分和降低血清膽固醇的物質(zhì)。除鮮食外,還可加工耗鼓和耗油,肉殼皆可入藥。牡蠣主要棲息在各入海河流,溝汊下游河床及河口附近水流暢通的低鹽水域。無棣縣、沾化縣盛產(chǎn)的近江 牡蠣、長牡蠣、太平洋牡蠣皆為大型良種,資源量達萬余噸。牡蠣暢銷香港、澳門、日本、歐美等國家和地區(qū)。 梭魚 梭魚屬近海淺水性魚類,喜棲息和覓食于河口較多的咸、淡水交匯地帶。無棣縣沿海之漳衛(wèi)新河、馬頰河、德惠新河、潮河、套兒河等河口區(qū),是梭魚生活的優(yōu)良場所。因此,梭魚又是無棣縣及附近沿海的地方性魚資源。 梭魚體近圓筒形,長50厘米,銀灰色,眼上緣紅色,頭寬,稍平扁,口端正平橫,下頷有突起,上頷有凹陷,有背鰭兩個。梭魚依年齡分群生活,漁獲個體較單一,常以二、三齡魚為主。每年4月份,梭魚便在各河口區(qū)產(chǎn)卵,只做短距離回游,至12月份始到海水深處越冬,翌年開春即到近海河口生長育肥,形成漁汛。梭魚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份,肉質(zhì)鮮嫩,美味可口,蛋白含量很高,是高級宴席上的佳肴,尤以春天的開凌梭最為名貴。烹制的梭魚,以頭為香,故民間有“丟了車和牛,不丟梭魚頭”之說。梭魚除禁漁期外,可長年進行捕撈。 梭子蟹 梭子蟹,俗稱“螃蟹”。在眾多海產(chǎn)中,以其肉鮮味美,堪稱“海鮮一絕”。梭子蟹營養(yǎng)豐富,蟹肉中維生素A的含量較高,還有蛋白、脂肪、糖、鈣、磷、鐵等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是渤海中經(jīng)濟量高,產(chǎn)量最大的經(jīng)濟蟹類。蟹肉不僅供食用,還可供藥用,有清熱、散血、滋陰的功效。 梭子蟹棲居隨季節(jié)而異,一般春夏季來近海,活動于港灣和河口附近。無棣海域因有大量淡水徑流入海,近海水域營養(yǎng)鹽豐富、浮游生物種類多,密度高、餌料充裕,為梭子蟹提供了極好的生殖條件。 每年三月末,梭子蟹游向近岸淺水區(qū),并于四月中旬至四月底產(chǎn)卵,此時正處在“谷雨”前后,故有“谷雨螃蟹頂殼肥”之說。梭子蟹在生殖回游和索餌時,常集群行動。有明顯的趨光性。性兇猛、好斗,常相鉗食。壽命一般2-3齡。 洼地綿羊 洼地綿羊是濱州地方良種羊,具有個體大、耐粗飼、軀體壯、蹄質(zhì)堅硬、抗病力強、成熟早、繁殖率高等優(yōu)點,適合長期在低洼潮濕地帶放牧,深受北方地區(qū)群眾青睞,目前已被國內(nèi)十幾個省市引作良畜。該良種羊肉質(zhì)細嫩、味道鮮美,肉役兼用,開發(fā)前景廣闊 文蛤 文蛤素稱花蛤,肉質(zhì)細膩、味道鮮美,屬水產(chǎn)珍品,被譽為“天下第一鮮”。文蛤一般生活在受淡水影響的海灣或河口入海處,棲息于較平坦的細沙或泥質(zhì)海岸。濱州是全國三大文蛤產(chǎn)區(qū)之一。 無棣金絲小棗 金絲小棗色澤美觀,核小肉豐、金絲綿綿、甘露可口,營養(yǎng)豐富,素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稱,是很好的滋補食品。金絲小棗含糖量高達70-80%,富含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具有舒筋活血、散淤生新、開脾潤肺、增強肌體免疫力、降低膽固醇等功能。金絲小棗可加工成蜜棗、棗脯、飲料等多種營養(yǎng)食品。 無棣縣金絲小棗栽植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300多年,現(xiàn)有百萬畝棗糧間作,其品質(zhì)、產(chǎn)量居全國之冠,被譽為“中華金絲小棗第一縣”,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 香椿 香椿是一種美味木本蔬菜,葉厚芽嫩,綠葉紅邊,猶如“瑪瑙”、“翡翠”,香味濃郁,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芳香油,其脂肪、蛋白質(zhì)、鈣、磷、鐵等營養(yǎng)成分遠高于其它蔬菜,為宴賓之名貴佳肴。 香椿為楝科、落葉喬木,喜厚土層沙質(zhì)土壤,抗風沙,耐干旱,適應庭院、田埂及大面積栽培。香椿衍生能力很強,一般一年栽植,二年收益,三年豐產(chǎn),樹令三五十年盛產(chǎn)不衰。又因根深冠小,椿糧間作可得糧菜雙收之益。 陽信有適應香椿生長的得天獨厚的土壤條件,栽培香椿歷史悠久,香椿王村以明永年間種植香椿而得名,明清年間,陽信香椿為晉獻帝王的貢品。陽信縣現(xiàn)擁有全國最大的“香椿園”。鄒平縣的紅芽香椿也飄香百里,聞名遐邇。 陽信鴨梨 馳名中外的陽信鴨梨,外形美觀,色澤金黃,呈倒卵形,梨梗基部突起,狀似鴨頭。鴨梨皮薄核小,香味濃郁,清脆爽口,酸甜適度,風味獨特,素有“天生甘露”之稱,富含糖、維生素C、鈣、磷、鐵等營養(yǎng)成分,具有清心潤肺、止咳定喘、潤燥利便之功效。《本草綱目》把鴨梨的功能注定為:“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鴨梨適合加工梨脯、梨糕、飲料等多種營養(yǎng)食品。 陽信縣栽培鴨梨歷史悠久,唐、明時即有大面積栽培,現(xiàn)有梨園20萬畝,被譽為“鴨梨之鄉(xiāng)”。陽信鴨梨在全國展評中屢屢蓋壓群芳,蟬聯(lián)桂冠。 沾化冬棗 沾化冬棗系濱州特有的晚熟棗類品種。因其果實碩大且因在初冬成熟而又名蘋果棗、凍棗、冰糖棗,為稀有晚熟的鮮食優(yōu)良棗種。 冬棗單果重25克左右,近球形,熟前陽面常有紅暈,大小不勻,平均重12.8克,為金絲小棗的3倍。冬棗果皮光亮,呈赭紅色,皮薄質(zhì)脆,落地即可摔裂。其果肉較厚,細嫩多汁,嚼之無渣,濃甜微酸,品味極佳,最宜鮮食,維生素含量是蘋果的70倍,梨的100倍,營養(yǎng)極為豐富,被譽為“活維生素丸”。其果核較小,有仁。 冬棗樹勢較弱,樹姿開展,樹冠較小,成齡樹高約5米,冠徑一般不超過5米,最喜在肥沃深厚的土壤中生長。 張高水杏 張高水杏是生長在特異自然環(huán)境的地方特產(chǎn),個大如桃,皮色鮮艷,脆而酸甜,香味濃郁,清爽可口,營養(yǎng)豐富。鄒平縣張高水杏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久負盛名。水杏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高級營養(yǎng)食品和點心佐料,杏仁是貴重的中藥材。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為陽信特產(chǎn),以株莖粗壯,花繁葉茂,細嫩高產(chǎn),營養(yǎng)成分豐富而聞名中外。據(jù)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苜蓿原出大宛,漢使張騫帶回國,然今處處田野有之”。陽信種植苜蓿歷史悠久,至明朝嘉靖年間即已大面積栽植。 紫花苜蓿屬豆科多年草本植物,具有根系發(fā)達、適應性強、抗鹽堿、固風沙、改良土壤的特性。一年可收割二、三次。陽信紫花苜蓿,內(nèi)含植物蛋白高達18%,脂肪、維生素、葉黃素等其他營養(yǎng)成分也遠遠高出白花苜蓿和異地同類品種。紫花苜蓿是理想的家畜家禽飼料。以苜蓿莖葉為主加工制成的混合飼料,可使奶牛增加泌乳量,改善乳質(zhì);飼羊可提高羊毛質(zhì)量,并有助于提高各種家畜的繁殖率和育肥率。苜;ㄊ侵圃焐系蕊嬃虾透邫n紙煙的重要配料。用苜;ㄅ渲频娘嬃,具有降壓解毒,提神健脾的特殊功效。苜;ㄖ械奈⒘吭啬軐煵葜械挠泻ξ镔|(zhì)起化學作用,從而降低煙草對人體的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