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歸僑曾文昌遺愿——15萬元積蓄捐社區(qū)
2003年6月9日
華聲報訊:歸國華僑曾文昌臨終前把一生積蓄計人民幣15萬元,全部捐贈給他所在的上海市嘉定區(qū)安亭鎮(zhèn)紅梅居委會。他在遺囑中說:祖國培養(yǎng)了我,居委會在我有難時關心幫助我,現(xiàn)小區(qū)有不少困難人員,請用15萬元設立“文昌助學金”,用以幫助社區(qū)中的困難學生。 1958年,18歲的曾文昌在印尼因貧困而失學,后輾轉回到祖國,靠助學金先后完成了高中和大學學業(yè)。1968年從福州大學無線電系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上海自動化儀表九廠任設計師,并成長為一名高級工程師,于1990年到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為發(fā)射“亞洲一號”衛(wèi)星服務。 1993年,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到印尼探親,姨媽提出給他一個莊園經(jīng)營,勸他不要再回中國了。孑然一身的曾文昌聽后搖頭:“是祖國培養(yǎng)了我,那里有我熱愛的事業(yè),我舍不得離開關心愛護我的同事和社區(qū)居民! 去年3月10日下午,自儀九廠退管會主任徐永坤家的電話突然響起,電話那端傳來曾文昌絕望的聲音:“我快不行了……”徐永坤立即通知老曾所在的紅梅居委會,居委干部姚根妹找來輪椅,會同其他幾名居委干部將老曾從六樓抬下來,并以最快速度將他送往安亭醫(yī)院。檢查后得知,老曾因糖尿病晚期,生命垂危。單位聞訊,為老曾請來了護工,而紅梅居委會的志愿者們與護工一起,承擔起了照料老曾的所有工作:換洗衣物、買生活用品、病床前聊天、煮飯喂飯…… 當月底,曾文昌國外的親戚要來看望他,并提出要住在老曾的家。居委會7名志愿者花了一天時間,洗被子、換床單、掃灰塵、洗廁所、擦家具……讓房間煥然一新。去年7月,老曾情緒一度失控,企圖自殺。聞訊而至的退管會領導和居委干部坐在老曾病床前,連續(xù)三個多小時耐心勸導。大年夜,居委志愿者給曾文昌烹制了他愛吃的大明蝦、鯧魚、帶魚,并采購了營養(yǎng)品,在病房里和他一起歡度春節(jié)。 今年3月,曾文昌病逝。臨終時,居委干部、志愿者、單位同事和社區(qū)居民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人生的最后一站,老曾走得并不孤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