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故事高手譚恩美
2001年,譚恩美的新作《正骨師的女兒》在美國一出版便掀起了一股不小的轟動,獲得了廣 泛的好評。實際上, 早在1989年譚恩美便以其處女作《喜福會》轟動了美國文壇,奠定了她在美國文壇中的地位,《喜福會》也在1989年成為熱賣世界的暢銷書。不僅在當(dāng)年《紐約時報》暢銷書名單中擁有最長久的生命力,榮獲全美圖書大獎、全美圖書評論家大獎等多項文學(xué)大獎的提名。雖然,譚的作品不多,但凡有新作比為上品,總會引發(fā)不小的轟動。1991年出版的《灶神之妻》在出版不久便躍居《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首位,而且在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丹麥、西班牙、挪威和德國等地也相繼登上暢銷書榜。 個人簡介: 譚恩美,1952年生于美國加里福尼亞,父親是電子工程師,母親是一位職業(yè)護士。1949年譚的父母從中國移居美國。 譚14歲的那年,父親和哥哥相繼患腦瘤去世。從此譚的命運就更加緊密地與母親連在了一起。父親去世后,母親帶著恩美和弟弟旅居瑞士。譚在那里讀完中學(xué);氐矫绹笤妥x醫(yī)學(xué)院,后取得語言學(xué)碩士學(xué)位。她因處女作《喜福會》而一舉成名,成為當(dāng)代美國的暢銷作家。其作品被譯成20多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代表作品: 《灶神之妻》、《喜福會》、《靈感女孩》、《月亮夫人》、《中國暹羅貓》等。 《靈感女孩》是一部大膽、奇特、深刻的小說。作者運用她那富于智慧、優(yōu)雅和幽默的文筆,展開了一幅涉及異國愛情、隱秘的感覺、幻景與現(xiàn)實因襲相傳的神奇畫卷,情節(jié)跌宕多姿,引人入勝,頗具魔幻現(xiàn)實主義色彩。 《喜福會》是1989年美國四大暢銷書之一,多次獲獎并拍成電影。小說描寫解放前夕從中國大陸移居美國的四位女性的生活波折,以及她們與美國出生的女兒之間的心理隔膜、感情沖撞、愛愛怨怨,令人感慨萬千。 最新作品《正骨師的女兒》秉承了譚恩美(以下簡稱譚)一貫的講故事風(fēng)格,時空在舊金山和一個中國小村莊之間交替,著名的北京猿人便從那個村莊出土。女作家 Ruth Young 與她的美國男友及年邁的中國母親住在舊金山,年邁的母親早老性癡呆病,記憶力急劇退化,Ruth Young的焦慮因此與日俱增。而母親--這位中國山村正骨師傅的女兒卻在日記中記錄了在舊中國的那段動蕩不安的歲月。像譚其它小說一樣,《正骨師的女兒》交融著現(xiàn)實與夢幻、去日的留痕、滿懷的憧憬;中國母親和她已經(jīng)美國化的女兒之間的關(guān)系因文化的沖撞而愈加錯綜復(fù)雜。作者執(zhí)著于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探尋,一如既往地講述著夢想的破滅,深深的創(chuàng)傷和愛的力量。這種力量喚醒了人們迷失在憂心忡忡的日子里的記憶。 其文其人: 1989年譚的處女作《喜福會》轟動美國文壇,一面世便成為熱賣世界的暢銷書。不僅在當(dāng)年《紐約時報》暢銷書名單中擁有最長久的生命力,榮獲全美圖書大獎、全美圖書評論家大獎等多項文學(xué)大獎的提名。還被翻譯成包括中文在內(nèi)的25種語言,并被好萊塢成功地搬上了銀幕。 1995年出版的《靈異女孩》同樣受到《紐約時報》暢銷書名單的青睞!冻霭嫔讨芸吩u論說:“譚又一次把她的作品根植在家庭和命運的無常中。兩個姐妹,兩種文化,兩類背叛交融成一個故事。沒有人能夠能夠抗拒譚的作品的十足誘惑力。她如此巧妙地將故事在交替的敘述視角中完成”。 譚恩美以其為數(shù)不多的幾部作品享譽美國文壇,顯示出其非同一般的洞察力和高超的寫作技巧,并以其血脈中深厚的東方文化傳統(tǒng)豐富著美國的多元文化。已屆知天命的譚恩美,回首自己的創(chuàng)作生涯時說:“這樣的生活是一個奇跡,它每天給我以靈感! 正如《華盛頓郵報》一篇文章中說的那樣,艾米·譚的處女作《喜福會》既獲得了批評界的一致好評,也成了一本十分搶手的暢銷書。她的新作寫得更優(yōu)美、更大膽,也取得了更大的成功。譚用她那講故事的天才創(chuàng)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這種才能時時照亮?xí)械拿恳粋頁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