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佩英委員:心系華僑農場(圖)

 華聲報記者 張勇 政協十屆二次會議僑聯界的小組討論3月4日在駐地舉行,當委員們利用會議間歇抽根煙、拉幾句家常時,有一個委員獨自安靜地坐在座位上,不停地在寫著什么。記者上前攀談,方才認出這位伏案疾書的委員,便是演唱《我愛你,中國》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葉佩英。 今年已近古稀的葉佩英委員,1935年出生于馬來西亞,長期從事演唱和音樂教學,現兼任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是中國第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作為僑界委員,葉佩英對“僑”自有一份特別的關注。她向記者介紹起了她那份已經幾易其稿的《關于華僑農場職工參加醫(yī)療保險問題的提案》。 華僑農場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在特殊情況下為接受歸僑難僑而設立的,現在還有2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沿海、邊遠地區(qū)。葉佩英委員說,“歸僑僑眷職工當時為國家做了很多貢獻,現在年老多病,工資也很低。希望國家能解決他們的醫(yī)療保險,使他們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記者提及華僑農場在國家“扶持政策”幫助下,正努力改善自身生活條件時,這位老歸僑在略感欣慰的同時也談到了自己的擔憂!艾F在都講究競爭,這些農場不管硬件、軟件都跟不上,特別是信息和交通方面相對閉塞。”她說,國家對華僑農場十分關心,但目前一些幫助的機制還不夠完善,解決實際困難的辦法還不多。為此,各有關部門應該研究他們的具體情況,出臺一些具體的措施,真正改善這一特殊群體的生活問題。 由于上午的小組討論還要繼續(xù),記者不得不匆匆結束這次短暫的采訪。當記者向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索要名片時,她遞給記者一張也許是此次全國政協兩千多位委員中最簡單的“個人身份證”:一張剪裁整齊,巴掌大小的白紙上,很清楚得手寫著自己的姓名、住址、郵編、電話。 當討論重新開始,葉佩英委員放下自己手中的筆,還是很安靜的坐著,她或許是在傾聽別的委員發(fā)言,或許是在重新整理被記者打亂的思緒。記者不禁想起她曾說過的一句話:“我不會輕易退出舞臺,我還要多為人民演唱,為祖國演唱,而這些歌的永恒主題,就是——我愛你,中國!”。在政協這個舞臺上,她仍在用情高歌,為那群心中所系的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