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活對了自己的一生?
美國人愛花錢,很少想到“量入為出”。過去只是聽說,到了美國才親眼見。凡事聽說不算理解,親見才能化為認(rèn)知,成為人生資源的一部分。見美國人簡直全無理性的消費狂熱,我想到的卻不是他們天生愛花錢,而是……有整套的機(jī)制,包括輿論,都在提倡、縱容民眾消費。冥冥之中,我好象看到了一個笑瞇瞇老人,他就是“美國社會”,對人們說:歡迎消費,歡迎分期付款,歡迎提前花錢。 我周邊,不止一個熟人,每月只付兩三百美金,就把奔馳、寶馬這種過去只有公子王孫才可能擁有的豪華車開回家來。人人心知肚明,這香車到目前為止,還不算是屬于他的,而是借來的,或者是借錢買來的。 這樣的消費,有值得羨慕的地方嗎?問題是,根本不必流露羨慕之情,這樣買車、用車,人人都習(xí)以為常。至于家用電器,就更不用提了,一旦來個分期付款,就像白白撿到似的。 于是,連像一面墻那么大的電視機(jī),人們也有膽子往自己車上搬了。年底紐約各大百貨商場都擠滿了快樂的人。其中有些是從小地方來的,代表家人來紐約“圣誕大購物”。美國人提前花費,到老年才開始“太平”,但口袋僅剩一點小錢。而一生過得清苦的東方人,到了“太平”的老年,卻擁有大把金錢。試問:誰活對了自己的一生? (來源:香港大公網(wǎng) 作者:司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