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鄺友良(《檀香山明星公報》)
他是從貧民窟走出的哈佛畢業(yè)生、夏威夷曾經的華人首富;他是身患腎衰竭、被迫宣布破產、被親生兒子告上法庭的老父親;他的一生充滿傳奇,他就是鄺友良,美國首位華裔國會參議員。
當?shù)貢r間8月18日凌晨1時30分,鄺友良在檀香山病逝,享年97歲,夏威夷州長琳達·林格爾下令所有建筑的夏威夷州旗降半旗致哀。
夏威夷時間8月27日,鄺友良的葬禮在檀香山Nu‘uanu公墓舉行,700多人前來向這位前參議員作最后的道別。
自食其力念哈佛
鄺友良祖籍中國廣東省,父親從家鄉(xiāng)移民至夏威夷,成為社會最底層的甘蔗田工人。1906年10月15日,鄺友良出生在檀香山的貧民區(qū),排行第七。由于家境貧寒,鄺友良很小就開始掙錢貼補家用,4歲時撿豆子賣、7歲當賣報童,在街上給人擦鞋、在海邊捉魚蝦、送外賣,還在高爾夫球場做桿弟。鄺友良自食其力掙學費,最終考上夏威夷大學。
大學期間他堅持半工半讀,在珍珠港海軍造船廠打工,為自己積攢生活費。就這樣半工半讀、積極投身學校各種活動,僅僅3年,鄺友良就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1930年他考入哈佛大學法學院,并獲得法律學位。
出身華裔找不到工作
1935年從哈佛畢業(yè)后,鄺友良躊躇滿志地回到檀香山,誰知卻沒有一家律師事務所愿意聘用他,原因就是他的種族——中國移民的后代,即便他手中拿著哈佛的學位證書。鄺友良憤怒了,他決心用自己的行動來反抗社會的不公。于是在1938年,他和朋友三浦勝朗合伙建立了律師事務所——夏威夷第一家接收亞裔律師的事務所。由于亞裔后代鮮有機會上大學,所以事務所的員工從來沒超過10個人。而就是從這個小小的律師事務所,走出了兩個州議員、一個檢察官、3個法官,當然,還有一個國會參議員。
成為夏威夷華裔首富
1946年,鄺友良開始嘗試經商,他和朋友合伙買地建立了“城市市場購物中心”——為今后的鄺氏企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1952年,“金融要素”、“金融投資”紛紛建成。在短短十幾年間,鄺友良逐步建立起金融、保險、房地產和投資公司的事業(yè)王國,成為夏威夷華僑首富。
在那一代人中,尤其是艱苦奮斗打天下、推動夏威夷經濟發(fā)展的中國移民的后代中,鄺友良無疑是杰出的。像很多夏威夷華裔一樣,鄺友良的成功證明了一個簡單而又難以堅持的道理:艱苦奮斗、堅定不移,你就會得到機會。
從州議員到國會參議員
鄺友良不僅是成功的商人,也是享有口碑的政治家。他的從政軌跡,依然刻錄了堅定不移的信念。1938年鄺友良入選州議會。二戰(zhàn)期間他加入美國空軍,后以少校軍銜退伍。
1944年退伍后,他重返夏威夷政壇,在州議會工作14年,擔任議長6年。1959年,夏威夷正式成為美國第50個州,鄺友良成為第一位華裔美國參議員。鄺友良以他的沉著穩(wěn)重、睿智仁義代表著夏威夷這個新的州的新氣象,因此贏得了參議院成員的尊重,并連任3屆。身為共和黨的他,在民主黨主導的夏威夷州,贏得了人民的支持和尊敬,迄今仍是該州惟一的共和黨籍參議員。在擔任參議員期間,鄺友良接觸了5屆美國總統(tǒng),并成為尼克松的好朋友。鄺友良也曾經參選美國總統(tǒng),雖然票數(shù)低,但也曾記錄在美國國會歷史中。
明確反對搞“臺獨”
1998年,中國作家王朝柱赴夏威夷為張學良將軍祝壽,曾有機會采訪鄺友良,當他問及“西安事變”時,鄺表示,張先生當年做的事是為了國家的統(tǒng)一,今天大家關注的焦點恐怕還應當是統(tǒng)一。他還說:“我雖然曾是美國參議員,可我也是反對搞‘臺獨’的!
家族紛爭導致晚年悲劇
2002年10月,夏威夷人民聽到了一個爆炸性新聞:鄺友良的小兒子、“城市市場購物中心”總經理馬文以及妻子起訴鄺友良夫婦,理由是鄺夫婦違背協(xié)議,家族企業(yè)分配不均。這起家族紛爭的中心就是鄺氏家族最成功的企業(yè)——“城市市場股份有限公司”的歸屬問題。
從20世紀90年代起,鄺氏家族的企業(yè)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多次大手筆的投資失敗后,鄺氏企業(yè)已然傷痕累累。2001年,打理家族主要業(yè)務的長子亮義宣布破產,由于他的投資失敗所帶來的損失也直接影響到了鄺友良。2002年堪稱鄺的“官司噩夢年”,禍不單行的鄺友良還遭到夏威夷多家銀行的起訴,包括夏威夷銀行、夏威夷第一銀行、美國儲蓄銀行,原因都是“拖欠巨額債務”。最終,一系列的官司加上1000萬美元的債務,迫使鄺友良夫婦于2003年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2002年起,鄺友良就因為腎臟問題開始透析,身體每況愈下。夏威夷民眾都認為,馬文夫婦的起訴是加速鄺友良身體健康加速惡化的原因之一。另據(jù)《檀香山明星公報》報道,馬文沒有被邀請參加8月26日晚國會大廈的悼念活動,葬禮上也沒有他的身影。
(來源:新聞晚報 作者: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