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首頁>>華僑華人



劉寶軍:尋訪海外華裔穆斯林蹤跡的人

2005年3月24日

    
    2001年5月的一天,在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區(qū)的一個穆斯林古墓群中,一位身穿馬來花衣、頭戴小白帽,身材魁梧的青年正舉目四望,像是在尋找著什么……他不經(jīng)意撥開腳下的荊棘草棵,猛地發(fā)現(xiàn)他苦苦尋覓的目標(biāo)――中國宋朝一位蒲姓官員的墓地。
    
    墓碑上的字跡因歲月的侵蝕已變得有些模糊,但墓主的姓氏、身份和去世的日期還隱約可辨。上面寫著:蒲××,泉州通判,曾在越南做官,1228年卒于文萊。這位青年情不自禁地歡呼:“找到了!終于找到了!” 

尋找東南亞的華裔穆斯林

    這個青年叫劉寶軍,是居住在馬來西亞的中國穆斯林學(xué)者。從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xué)畢業(yè)后,他就一直在探尋,足跡已踏遍了北到哈薩克斯坦,南到泰國、文萊的土地,因為他要完成一項前人沒做過的事:詳細(xì)探尋散居海外的華裔穆斯林的生存狀況,揭開他們背后的那段歷史。
    
    盡管資料上說中國穆斯林流入東南亞國家不是始于1405年鄭和下西洋,但是此前的遺跡劉寶軍卻未曾親見。作為學(xué)者,他不甘心:一定要親眼看到那些史跡才相信!功夫不負(fù)有心人,宋朝穆斯林官員蒲崇林的墓地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這說明,不是明朝,而是在宋朝,中國穆斯林就已經(jīng)到了東南亞國家。

探訪陜甘回民后裔“東干人”

    早在14年前在西北師范大學(xué)讀書時,劉寶軍偶然讀報時看到:前蘇聯(lián)境內(nèi)有一批稱為“東干人”的中國陜甘回民的后裔,他們在那兒生活了100多年,但仍保持著中國西北人吃飯用筷子、睡覺上土炕的習(xí)慣,他們講的仍是陜甘方言。這條消息深深地烙在劉寶軍的腦海里,他在從事穆斯林研究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尋訪東干人。
    
    在中亞,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在中國西部大部分城市不再流傳的“打鑼鑼,篩面面,我娃是個金蛋蛋”、“尖尖窗窗,糜面團(tuán)團(tuán),燕子喝水,馬駒過河”等民謠,在東干人那里卻仍然保留著。劉寶軍說:“這些幾乎被人們遺忘的東干人和他們鮮為人知的故事,都將載入我即將面世的《華裔穆斯林概況》一書中,希望這些生活在海外的華裔穆斯林能引起關(guān)注。”
    
    在中亞考察時,劉寶軍探訪到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國際機(jī)場北郊的東干人聚居地,正是唐朝詩人李白的出生地――碎葉城。他碰到幾個當(dāng)?shù)厝,長相似哈薩克斯坦或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人,卻操著一口流利的陜西話。去年3月,劉寶軍邀請馬來西亞著名華商李金友先生前往哈薩克斯坦走訪東干人。李先生決定捐助1.5萬美元蓋一所學(xué)校,同時還贊助2萬美元,用于印刷東干文課本。
    
    在馬來西亞,劉寶軍奔波于多所學(xué)校,幫助東干人和來自中國西北的穆斯林青年爭取留學(xué)的機(jī)會。迄今已有20多名學(xué)生就學(xué),并大都得到了全額獎學(xué)金。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記者:張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