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銅像碑文 (前)
世界禁毒先驅(qū)林則徐(1785-1850) 林則徐,字少穆,一七八五年八月三十日誕生放中國福建省侯宮縣(今福州市)。家境清寒,父親賓日先生是個品行超卓的私塾老師;母親陳氏帶領(lǐng)女兒們針線不離手,幫助家計。則徐四歲即跟隨父親早出晚歸,開始啟蒙讀書、立品成才的人生道路。 林則徐十三歲府試冠軍,列名秀才第一;二十歲中舉人;二十七歲成進士,選入翰林院。歷任典試官、監(jiān)察御史、按察使、布政使,愛才擢才、興利除弊。特別在水利方面,政績顯著。聲望日隆,晉升封疆所寄的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等要職。 林則徐是十九世紀(jì)開眼看世界的中國卓識人物佼佼者,深知英國對華鴉片貿(mào)易“謀財害命”性質(zhì),力主嚴(yán)禁。一八三八年冬遵旨入覲北京,八日間清室皇帝接連召見八次,授欽差大臣銜,南下廣東主理禁止鴉片事宜。抵達(dá)廣州后,林則徐雷厲風(fēng)行,堅決從事。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開始,將勒令英國毒品販子繳出的鴉片二百三十七萬六千二百五十斤,在廣東虎門公開銷廢,轟動國際。林則徐是世界反毒、禁毒先驅(qū)。 英國人因鴉片貿(mào)易對中國發(fā)動的可恥戰(zhàn)爭,在廣東和福建華南沿海遭到林則徐和當(dāng)?shù)厝嗣駡詻Q反抗,可是其海盜式威脅卻在北京門戶的津沽港口得逞。一八四零年,開始了近代中國的百年屈辱和發(fā)憤圖強。在這歷史新一頁中,林則徐的英名永垂不朽,一直激勵著后來人。
(后)
美國紐約林公則徐銅像銘
百年往事,血淚斑斑。廣府海面,鴉片泛濫。神州禹城,毒氛彌漫。煙土涌進,外漏白銀。錢價猛貶,事非等閑;人體衰頹,意志懶散。千古巨變,國脈攸關(guān)。朝堂震動,士論侃侃。欽差大臣,重任承擔(dān)。林公則徐,力挽狂瀾。澄清貿(mào)易,整肅外患。厲行禁毒,峻法嚴(yán)頒。虎門銷煙,蜚聲人間。反毒先驅(qū),長存典范。
當(dāng)今世道,物欲橫漂?鄲灋t灑,沉淪毒潮。唯利是圖,禍害青少。華夏垂教,史鑒昭昭。緬懷前賢,林公名標(biāo)。立像紐約,意義高超。世界都會,觀瞻聚焦。五洲列邦,榜樣號召。國際警網(wǎng),聯(lián)手協(xié)調(diào)。弘揚正氣,滌蕩奸狡。造福蒼生,德澤輝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