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TOWN的鄉(xiāng)情
細細想來,我愛美國洛杉磯的CHINATOWN,除了百老匯街上那些中文招牌,一掃我十多年看慣外文招牌的沉悶心情之外,更主要的還是CHINATOWN中心小廣場那股濃濃的鄉(xiāng)情了。 每天早晨,在蛋糕店門口及國父銅像周圍,都會坐滿了人,人數(shù)之多,遠遠招過前一兩年。以前是下象棋及觀棋者勢眾,近來卻是看報,聊天的居多。 尤其自臺灣3.20大選后,來此談天說地,發(fā)表政見的更日益增多。這多像以前的上海街頭,那時人民廣場及人民公園里有一個政論角及英語角,人們自發(fā)地聚集在那里,談?wù)搰掖笫,練?xí)英語口語,F(xiàn)在在異國他鄉(xiāng),再見這種熱鬧場面,令人倍感親切。 早晨上班經(jīng)過這些人群時,起初我總是昂首挺胸,目不斜視,日子久了,經(jīng)常看到這些老面孔,自然不再感到陌生,有時相互之間還會點一下頭,算是打招呼。進到廣場里面,情形就不同了,這里鄉(xiāng)情更濃。鐵椅上坐著的,多數(shù)是周圍鄰居。有合勝堂的員工,有住在近處的老人,天天見面,大家免不了相互招一招手,露一個笑容,說一聲“早晨好!”,下班回家也會互道再見。 不知此話是否屬實,如果僅是安慰,對于鄰里之間的這種關(guān)心,也已足以令人欣慰。禮品店女老板的阿姨,有時也會推薦人來我們店買屏風(fēng),一天,她趁店里生意清淡,自己帶了人來我們店,自然同擺攤老板娘一樣,少不了安慰我們幾句,如此純樸的鄉(xiāng)情,也只有在CHINATOWN中心的小廣場才會遇到。 最叫人難忘的是5月初的那次突發(fā)事件。那幾天,天氣突然熱到八九十度。我們正忙于搬遷,把東西全部裝進一個個塑料框,忽然隔壁合勝堂員工的5歲小女孩進來,說她妹妹中暑了,要風(fēng)油精。 我瞧著地上堆得滿滿的三四十只框,一瓶小小的風(fēng)油精不知放在哪只框,叫我們何從找起。正在干著急,忽見小廣場旁的合勝堂門口,一下子來了不少人,小廣場擺攤賣玉石的攤主,出租小廣場旁小小單間的婦人,還有其它商店的人都圍了過來,有人在打“9.11”,有人在為小女孩掐人中……。 望著廣場旁的這些熱心人,我又找回了殘留在腦海深處的記憶。這多像十多年前,上海弄堂房子鄰間雞犬相聞,互相關(guān)心,互相幫忙的情景。如今俱往矣,上海到處高樓林立,鄰居間互幫互忙的風(fēng)氣,也隨著高樓中每家每戶鐵門的深鎖而消失。眼前這種“一人有難,眾鄰幫忙”的情景,也只有在鄉(xiāng)情尚濃的小廣場才會出現(xiàn)。不一會,救護車來了,眾人目送小女孩母女上車。我站在小廣場,內(nèi)心激動不已,被CHINATOWN純樸的鄉(xiāng)情而感動。 (來源:美國《星島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