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報(bào)訊:印度加爾各答郊外的塔壩村面積約10多平方公里,是加爾各答,乃至印度最大的華人聚居區(qū),目前有數(shù)千人。昔日塔壩的華人多是客家人,主要從事皮革加工業(yè)。隨著皮革業(yè)衰落,居住在塔壩的華人日益減少。

4月19日,在印度加爾各答郊外的塔壩村,一名當(dāng)?shù)厝A人(前右)在挑選西瓜。

4月19日,在印度加爾各答郊外的塔壩村,一名印度人從一家荒蕪的華人院落門前走過。

4月19日,在印度加爾各答郊外的塔壩村,一名印度人站在一家華人開辦的中餐館門前。

4月18日,在印度東部城市加爾各答的本提克街(音譯),在這里出生的華僑梁耿祥來到客家人社團(tuán)——忠義堂參拜。

4月18日,在印度東部城市加爾各答的本提克街(音譯),在這里出生的華人丘先生靠街頭擺攤為生。位于加爾各答老城區(qū)的本提克街和中山街是該城最老的華人聚居區(qū),興盛時(shí)曾有數(shù)萬華人居住。由于20世紀(jì)中期大批華人移居,這個(gè)古老的華人區(qū)目前只有幾百華人。

4月18日,在印度東部城市加爾各答的中山街,一個(gè)華人家庭在休息。
(新華社記者安治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