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瑞學子回國投身非典阻擊戰(zhàn)
華聲報訊:5月23日,中國駐瑞典大使館教育處舉行主題為“心系祖國,血濃于水”的招待會,為即將回國的盧青博士送行。盧青曾在國內獲得公共衛(wèi)生學士學位和傳染病專業(yè)碩士學位,并具有從事傳染病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的工作經歷。在當前國內抗擊非典急需公共衛(wèi)生專業(yè)人才的情況下,剛獲得卡羅林斯卡醫(yī)學院博士學位的盧青毅然決定于5月28日啟程回國,以志愿者身份參加工作,為早日控制疫情貢獻力量。 據人民日報報道,盧青只是許多支持祖國抗擊非典的海外學子中的一員。正如中國駐瑞典大使鄒明榕在招待會上所說,“在瑞中國學子在這場抗擊非典的斗爭中,為祖國提供了廣泛支持,表現出的愛國熱情令人欽佩”。自祖國發(fā)生非典疫情以來,每一位旅瑞學子的心都緊緊揪著,許多人急切地想方設法要為祖國做些事情。最早行動的是烏普薩拉大學醫(yī)院的醫(yī)學博士陳魯妮。她不僅通過自己的導師募捐到試驗用于治療非典的藥物氣體—一氧化氮,還決定回國奔赴抗非典第一線。 在瑞典斯杜斯韋克核公司從事核廢物管理及環(huán)保工作的崔大慶也打電話給我駐瑞使館教育處,向國內推薦一種高性能防護服。這種一次性使用防護服是塑料制品,能夠阻擋微米級的顆粒侵入人體,同時有氣泵將新鮮空氣輸入防護服內,不會產生憋悶感覺,對于醫(yī)護人員的保護作用十分明顯。他當天便從外地將防護服樣品送到斯德哥爾摩,以便及時帶回國內。 曹義海博士在卡羅林斯卡醫(yī)學院腫瘤中心工作,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看到關于非典病毒基因序列已被發(fā)現的文章后,即向國內醫(yī)學工作者建議,利用該研究成果作為探針,使用多聚酶鏈反應方法對病人的唾液快速診斷,并認為此種方法對于非典病人的早期確診意義重大。在醫(yī)藥公司工作的胡平生,將本公司付費網頁上的相關科研文章下載,轉交給國內有關部門。 在中國教育部號召廣大留學人員為國內抗非典工作獻計獻策和召開網上論壇后,短短幾天內,就有近20名從事醫(yī)學和藥學研究的留瑞學者積極報名。 抗擊非典不分專業(yè)。許多留瑞學子表示,他們雖然不是學醫(yī)的,無法在具體的醫(yī)學問題上獻計獻策,但是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為支援國內盡綿薄之力。哥德堡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孫祥英,于5月10日組織發(fā)起哥德堡華人“情系祖國,抗擊非典”捐款活動,并用募集到的資金購買了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帶回國內。學者們說:“我們的力量雖然有限,但我們的心情與國內同胞一樣。祖國對于我們不只意味著大地和山川,還是血脈和親人,更是責任和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