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異國風(fēng)味
最初來美國的前幾年,很少出去外面的餐廳里用餐。一方面是因為母親不愛吃“外國餐”,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要省錢。在阿姨請客的時候,我和母親才有機(jī)會嘗鮮,有時候是美式牛排,有時候是傳統(tǒng)意大利面,但是餐廳的份量不是太多,就是味道太濃、奶油太多,因此母親寧愿在家里動手,改良適合我們口味的“外國菜”。 母親在超級市場里買玻璃罐裝的意大利面醬,加上碎肉、洋蔥、蘑菇同煮,調(diào)和原本過酸的西紅柿、豐富單調(diào)的醬汁。有時買了牛排回來,母親不用什么BBQ醬,只用蒜粉、黑胡椒粉和適量的醬油抹在牛排兩面,放30分鐘后煎成外面微焦里面粉紅,既沒有過多的腌料重味,也無須加多余的牛排醬,吃剩的牛排肉切小丁,隔天還能拿來炒飯。即使是吃咖哩燴飯,我和母親也能另外炒一盤酸菜,拌在咖哩飯里面,別有風(fēng)味。 這些母親口中的“外國菜”,在我們家的廚房何嘗不成為他人眼中的“外國菜”。 如今和男友同住,一開始他還會嚷著我奇怪、麻煩,但是久了也能津津有味的吃著醬油牛排和酸菜咖哩飯。 剛剛在這家公司上班的時候,有次當(dāng)老板的翻譯,與從中國來的客戶開會、吃飯。老板特意選在費城有名的高級中餐廳,結(jié)果西式餐盤餐具端上來的是甜酸魚排、甜酸蝦球,南非籍的老板還得意揚(yáng)揚(yáng)地要我翻譯,介紹這是費城名流口耳相傳的創(chuàng)意中餐,所費不菲呢。 用餐中,中國客戶小聲地問我,這就是你們美國吃的中國菜呀?我怎么回答?只能笑笑。之后公司的人常常問我,去中國餐廳都叫些什么?也是吃炒飯、蛋花湯嗎?我還是只能笑笑,我怎么能告訴他們,我通常是吃帶頭蝦、酸菜肚片湯、五更腸旺,我所習(xí)慣的中國菜離他們太遠(yuǎn)了,不是一通電話就有人能送上門的。 我的中國菜,是他們外國再外國的“外國菜”,就像母親一輩子都不會想知道光吃起士是什么味道。(來源:美國《世界日報》作者:小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