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小女美國“趕考”記
這個月開始,各個公立學(xué)校開始陸續(xù)招生了。在此之前,我特意打聽了老師都問些什么問題,因為女兒在大陸待了一年多,回來后雖然上了幼兒園,可是怕羞的女兒至今還是中文比英文流利。我擔心女兒到時候緊張不答,讓考官們誤以為要去學(xué)ESL,那不就麻煩了嗎? 一點半開始,我自以為準時,哪知道竟然是最后一個!許多孩子都是父母雙雙護駕,印度人占了一多半,沒有看到一個黃皮膚的,只有兩三個白人。大家都排排坐著,聽一個人在講如何填表之類的注意事項。然后像中國店里買魚似的,一人拿了一個號,我自然是最后一個了。 叫到我們的時候,已經(jīng)過了近一個小時。我把表格遞進去,收表的女士微笑著查看,問我孩子的父母是否目前都住在一起。這好象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雖然我不以為然,可是她由于中途接了個電話,問了我兩遍,我也回答了兩遍,所以得出此結(jié)論。然后她問女兒:你知道你住哪里嗎?女兒矜持了一下,說出了地址。 在此之前,幸虧我已反復(fù)訓(xùn)練過她了,還有家里的電話號碼。這在我這個中國母親心目中,好象不應(yīng)該讓這么小的孩子記住并且毫不猶豫地告訴給別人;可是在美國,這是5歲小孩子必須知道的事情,如果不會,幼兒園必須通知孩子家長。 又等了一會,我們被叫到里面,第二名女士看了我們的表格――主要是看了我們長得是張什么顏色的臉――然后給我們在“需要ESL考試”一欄畫了個勾。好吧,我知道逃不過去了,我偷偷看一眼邊上一個白人家長和印度家長的,他們都沒有這個勾。 第三道關(guān),是女兒被叫到一個小房子里,我因為聽別的孩子家長說過,孩子是單獨進去,家長不能去,我就有點擔心?墒且苍S今天換了個考官,她讓我坐在旁邊。問我在家里說中文還是英語。我說大概一半一半吧!她點點頭,下面就開始考試了: 考官:你生日是什么時候? 女兒順利答出,因為在家練過了。 考官:你知道你幼兒園老師的名字嗎? 女兒想了半天,才說出一個老師的名字。(回家后我問她為什么想了那么久,她說,我有3個學(xué)校,我不知道她問我那個學(xué)校的。嘖嘖,這小孩子的思維就是怪。) 考官:你在學(xué)校都學(xué)了什么? 女兒不語。(因為這個問題在家里沒有練過。) 考官:你會不會唱ABC歌。 女兒點頭。唱歌。(這個是女兒的喜愛項目,在家練過N次了。) 考官拿出一本書,指著里面的圖片開始提問題。可是女兒一半都不認識,最后一張是一只大鳥,她也不回答。老師于是問我是不是有問題。我趕緊說她是因為害羞。情急之下,我對女兒說,你給老師講個故事吧!這下女兒來了精神,“得不得”地開講三只小熊的故事。講得考官很高興,順利通過了。 然后是去護士那里填表,測視力。視力圖是些不同形狀的東西,這是難不住女兒的,在幼兒園里都學(xué)過了,雖然五邊型不會說,她說是house(房子)就行了。 出了考場,已經(jīng)3點半,我算一樁心事落地。不過也想提醒那些有學(xué)齡孩子的雙語家長,我們雖然不能因為自己的母語忽略了對孩子英語會話的訓(xùn)練,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勇敢地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其實語言對孩子來說,是最容易的一道關(guān),而關(guān)鍵的是要培養(yǎng)他們社交的能力,這在中國家長的觀念中,應(yīng)該是必須培養(yǎng)的一個方面。(來源:美國《星島日報》作者:楓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