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東盟第六大貿易伙伴
2004年7月13日
華聲報訊:商務部亞洲司司長王丙辛日前在南寧舉行的“中國-東盟博覽會與廣西發(fā)展專家論壇”上說,自1993年起,東盟已連續(xù)11年保持中國的第五大貿易伙伴地位,而中國則成為東盟第六大貿易伙伴。 據(jù)中國海關統(tǒng)計,1990年至2003年間,中國與東盟貿易總額年均增長20.86%,比同期中國整體對外貿易的年均增長率快4.25%。東盟統(tǒng)計顯示,1993年至2001年間,東盟與中國貿易額年均增長22.69%,比同期東盟整體對外貿易年均增長率快16.19%。到2003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達782.52億美元,是1975年的近150倍。 據(jù)新華網報道,中國與東盟交換的主要商品實現(xiàn)了由初級產品向工業(yè)制成品的轉變,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在進出口貿易中所占比重不斷增長。 上世紀90年代以前,中國對東盟出口的主要是農副產品和輕紡產品,從東盟進口的主要是原料性商品。近年來,中國對東盟出口的機電產品逐年擴大,2003年達166.38億美元,同比增長29.71%,占對東盟出口的53.8%。中國對東盟出口的高新技術產品也同步增長,2003年出口額達85.86億美元,同比增長31.03%。 與此同時,中國從東盟進口的機電產品也大幅增長,2003年進口額達267.8億美元,同比增長66.28%,占自東盟進口總額的56.6%。 20世紀90年代以前,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都是中方順差。自1993年起,中方出現(xiàn)逆差并且逆差逐年擴大。 2000年,中國對東盟的貿易逆差達48.4億美元,東盟成為中國對外貿易逆差的主要地區(qū)之一。2003年,中國對東盟貿易逆差增至164億美元。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印尼是中國與東盟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2003年中國與上述四國的貿易逆差分別為78.5億美元、50億美元、32.1億美元和12.7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