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國股市熊市仍將繼續(xù)
在2001年7月初,滬深股市處于最高點時以“漫漫熊市的信號”一文準確預見了熊市來臨的經濟學家2003年1月2日預言:今年股市處于十字路口。 經濟學家、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教授日前在給財政部科研所研究生班講課時指出,中國股市目前在本質上仍然是政策市。按照2002年的制度環(huán)境和政策取向,2003年熊市仍將繼續(xù),市場的價格中樞會在震蕩起伏中進一步大幅下移。至于2002年在所謂政策利好不斷的情況下股市為 什么下跌的問題,他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政策利好的目標過于短線,只是為了市場短期穩(wěn)定和圈錢;在減持問題上,叫停并不是錯,因而沒有糾錯的后續(xù)措施;特別是把本質上嚴重利空的國際化政策當作利好推介,結果自然南轅北轍,推動股市重心下移。在現行各種政策因素的影響中,海歸股上市對大盤向下的牽引力最為顯著。2003年政策將決定股市方向。 他認為,盡管經過一年半的熊市,損失慘重的投資者盼望股市走好,但中國股市目前在整體上對流通股股東來說,仍不具備投資價值。在制度和政策因素發(fā)生大的變化之前,盲目地說目前股市具有投資價值只會誤導而不是幫助投資者,結果會進一步套深更多的無辜投資者包括社;稹Kf,很多人一方面說目前中國股市已經具有投資價值,一方面又贊成國有股縮股流通,這是自相矛盾的。因為如果股市已具備投資價值,那就沒有縮股的必要了。他認為,中國股市不具備投資價值,又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投機價值,是股市步入蕭條的直接原因。 在回答關于目前市場上很熱的縮股全流通問題時,他說盡管他自己在國有股減持討論時向有關方面力主縮股流通方案,但目前首先要提出和解決的還不是全流通方案。因為目前大家的認識還不統(tǒng)一,而且如同當時征集的幾千種方案所說的,在主張者內部,配售還是縮股,主觀定價還是市場定價,分歧之大絕不亞于同反對者之間。目前,被稱為市場人士最推崇的方案是按照發(fā)起人股東的每股賬面凈資產從成本上按所謂同錢同股計算股本比例,來調整老的股本結構,或以此為依據發(fā)新股時縮股全流通,其實并不符合股份公司上市的一般實踐和國際慣例,從經濟學上說也是不正確的,當然也沒有實行的可能。不加分析的推崇這類過分偏激、沒有科學依據的方案,表面上好像是為股民說話,實際上由于違反了市場經濟的一般規(guī)律和經濟學原理,反而形成了誤導,偏激但無助于問題的解決。中國股市在制度和政策上的缺陷比人們一般感覺的要復雜、深刻得多。同時,監(jiān)管部門想當好裁判員的出發(fā)點是好的,比又當裁判員又踢球是一大進步,F在,很多人對中國股市上各種不斷推出的歧視流通股股東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渾然不覺,空談規(guī)范發(fā)展、國際接軌和投資者教育,自然不能取信于民,也會貽誤中國證券市場發(fā)展的歷史機遇。(中華工商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