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紡織品配額牽動香港經濟
2004年1月17日
香港立法會日前通過動議促請政府盡快研究CEPA的實施,以及歐美國家將于2005年改變香港與內地主要紡織品出口配額制度對本港進出口業(yè)所帶來的影響,并制定相關政策。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日前在立法會上表示,政府會繼續(xù)咨詢業(yè)界,落實CEPA及有關配套設施的意見,照顧業(yè)界所需。他承諾,稍后會評估CEPA實施9至12個月對本港經濟的影響。 提出動議的進出口界立法會議員許長青指出,香港總出口包含轉口及本地出口,連年轉口都錄得可觀增長,相反本地出口卻一年不如一年,最近本地出口占總出口更不到一成。可見香港出口雖表現強勁,但就業(yè)卻得不到改善。另外,歐美國家將于2005年放寬香港與內地主要紡織品出口配額,會令投資者轉到內地設廠,更會影響本地工人就業(yè)。許長青表示,有見于CEPA及紡織品配額問題將使本港進出口及經濟情況產生變化,政府應就這兩方面的問題加快深入研究,并提出相應對策,采取適當措施,支持本港進出口業(yè)。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鑒林提議,政府應開放邊境加工區(qū),以降低生產成本和提供就業(yè)。 自由黨立法會議員丁午壽贊成陳鑒林提出開放邊境加工區(qū)的建議,同時促請政府與內地有關部門商討簡化零關稅與來源地申請的手續(xù),和降低中小企進入內地門檻的細節(jié)安排。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響應指出,CEPA已于今年1月1日開始實行,而紡織品出口歐美的配額限制亦將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政府會密切留意這兩項措施對本港進出口業(yè)帶來的影響。曾俊華承諾,政府會繼續(xù)積極咨詢業(yè)界,聽取他們對落實CEPA和相關配套措施的意見。 曾俊華承認,現階段要就CEPA對香港經濟的影響作出量化評估比較困難,但政府將在CEPA實施9至12個月后,就CEPA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包括就業(yè)情況進行量化評估,并展開有關的前期準備工作。至于2005年歐美取消中國內地紡織品出口配額限制具體對本港紡織品出口的影響,曾俊華說,仍有待進一步觀察和評估。(來源/大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