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應否重估?花旗大摩各執(zhí)己見
2003年8月6日
人民幣幣值究竟需不需要重估?日前,花旗環(huán)球金融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與摩根士丹利亞洲區(qū)董事總經理謝國忠分別作出分析,并給出了截然不同的建議。 花旗:應考慮重新估值 黃益平在其最新一期宏觀經濟研究報告中指出,人民幣幣值重估存在其一定的理由和可能性,若對國際社會有關人民幣升值的建議置之不理,將可能導致“較不友好”的經濟環(huán)境,并對外貿出口造成壓力。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上月曾對外界稱,中國買進美元以阻止人民幣升值的做法,可能在長期內會給中國帶來通貨膨脹問題。 “作為一個充滿活力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的貨幣政策需要自主權。因此,人民幣匯率無需一直同美元掛鉤。既然人民幣自由兌換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不如讓這項措施盡早落實!秉S益平在其報告中認為,人民幣升值對外貿出口所造成的壓力會被日漸增強的經濟環(huán)境所排除。 此外,他預計成衣、制鞋和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受幣值重估的影響不會太大,因為這些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利潤空間和競爭力已不樂觀;而高新技術產品所受影響則可能較小。因為,中國在世界高新技術產品總產值中所占比例原本就不高,另一方面,中國在全球高新技術產品生產鏈上扮演了很重要的“中間角色”,這一生產鏈并不會受幣值影響而輕易改變。 通過研究,黃益平給出其建議:對人民幣重新估值。他表示,中國經濟的成本與收益分析將是決策層在制訂人民幣幣值相關政策時應首先考慮的一大因素。 黃益平認為,目前人民幣幣值可能被低估了15%到25%,人民幣幣值重估對國際社會和國內市場應當都具有積極影響,國內企業(yè)也將得以更快適應中國入世后所應具備的新經濟運行機制。他同時強調,有關調整應在政府所能掌控的范圍和時機內進行。 大摩:升值無益中國經濟 對于考慮人民幣幣值重估的建議,謝國忠持不同觀點。 上周末,謝國忠在出席于上海舉行的“2003年中國-新加坡經合論壇”時說,“現在談人民幣升值明顯還不成熟。預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人民幣幣值和匯率不會發(fā)生改變! 謝國忠曾就人民幣幣值重估特別撰文。他說,人民幣幣值重估無益于中國經濟,而且還會使東亞和全球經濟變得不穩(wěn)定。重估人民幣可能給中國經濟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就是導致中國通貨緊縮情況趨重,并將削弱國內需求。 謝國忠的觀點與央行方面的公開表態(tài)可謂不謀而合。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在一次工作會議上強調,保持人民幣幣值穩(wěn)定、防止通貨膨脹仍是央行當前的重要任務。 周小川指出,幣值不穩(wěn)、通貨膨脹尤其是惡性通脹會嚴重侵蝕人民群眾的利益。經驗表明,從貨幣供應量的過度增長到出現通脹,至少有半年時間的時滯;而當通脹壓力轉移到資產,如房地產、股票及其它投資價格上,形成資產“泡沫”,其時滯可能更長,危害也更大。 謝國忠還表示,人民幣升值不能緩解東亞其它經濟體的通貨緊縮壓力,相反,中國貨幣升值和工資降低只會使東亞局勢不穩(wěn)定。一個穩(wěn)定的中國對大家都是有益的,反之,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人民幣穩(wěn)定對東亞和整個世界都具有最佳利益。他說,當務之急更應關注中國對銀行體系的改革。 過去一周里,雖然人民幣升值依然是媒體關注的焦點,但來自國外官方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聲音在逐漸沉寂。人們聽到更多的是“人民幣不應該升值”的發(fā)言。曾活躍一時要求美國政府動用“301條款”迫使人民幣升值的“健全美元聯盟”,迄今也一直沒有下文。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陳寶森教授認為,美國對人民幣匯率的指責是政治因素主導的結果,是布什為爭取連任選票而拋出的籌碼。 有關人士指出,目前的沉寂只能說明國際各方政治勢力之間“正在較量”。對于中國來說,恐怕還需作出某種讓步,才能減弱或消除來自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中國:穩(wěn)定人民幣匯率有利中國更有利世界 不久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明確表示,當前要繼續(xù)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wěn)定,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權威人士指出,在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繼續(xù)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wěn)定有利于中國,更有利于世界。 今年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起步之年,保持經濟持續(xù)快速穩(wěn)定發(fā)展至關重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wěn)定并不意味著匯率固定不動。(來源/新聞晚報,作者/陳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