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路建設利用外資62億美元
2004年10月28日
華聲報訊:中國交通部官員10月27日在西安說,外資已成為中國公路建設的重要融資渠道。僅在1998年至2003年的6年間,中國公路建設累計利用外資總額已超過62億美元,年均超過10億美元。 據(jù)新華社報道,中國交通部規(guī)劃司司長董學博在這里召開的第三屆國際絲綢之路大會上介紹,目前中國高速公路建設投融資,主要有四大資金來源,一是中央財政投入,包括國債和專項資金;二是省、市、縣的地方投入;三是商業(yè)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提供的貸款,比重超過50%;四是外資和民間資本投資,比重在5%左右。 從上世紀80年代末京津塘高速公路第一次利用世界銀行貸款至今,中國已成為世界銀行、亞洲開發(fā)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最大的借款國之一。在交通建設利用外資過程中,外商直接投資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主要方式是中外合資。董學博說,外資的注入,特別是國際金融組織的貸款,有效緩解了中國公路快速發(fā)展時期資金短缺矛盾,為中國高速公路建設做出了歷史性的重要貢獻。他表示相信中國公路交通建設將繼續(xù)成為對外資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市場。 中國公路建設自上世紀末以來進入快速發(fā)展時期。從1990年到2003年的14年間,中國公路建設累計投資近2萬億元人民幣。據(jù)規(guī)劃,未來二三十年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將超過8萬公里,連接中國300多個人口20萬以上的城市,這個宏偉的高速公路修建計劃將需要龐大的資金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