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盟的關系
2004年12月15日
東盟國家是中國友好近鄰,中國已同所有東盟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與東盟各國的關系得到全面發(fā)展。1991年7月,錢其琛外長出席了第24屆東盟外長會議開幕式,這是中國首次同東盟進行正式接觸。自此,中國外長每年都出席東盟外長會議。 1994年7月,中國作為東盟磋商伙伴國參加了在曼谷舉行的首屆東盟地區(qū)論壇會議,中國副總理兼外長錢其琛在會上闡述了中國對亞太地區(qū)安全問題的觀點和立場,提出中國對亞太安全合作問題的五項原則。1995年4月,中國與東盟高級官員首次磋商會在杭州舉行。 1996年7月,中國由過去的東盟磋商伙伴國升格為東盟全面對話伙伴國。1997年12月,江澤民主席出席東盟-中日韓首腦非正式會議,雙方發(fā)表了《中國-東盟首腦會議聯合聲明》,確定了中國-東盟面向21世紀睦鄰互信伙伴關系的方向和指導原則。2003年中國與東盟的關系也發(fā)展到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中國成為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第一個域外大國。 自1996年中國成為東盟對話伙伴國以來,雙方的合作,尤其是在經貿領域的合作得到全面發(fā)展,東盟已成為中國的第五大貿易伙伴,中國成為東盟的第六大貿易伙伴。2002年,中國與東盟確定了在2010年建立自由貿易區(qū)的目標,決定逐步實現零關稅的自由貿易,并簽署了《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 從2003年10月1日開始,中國和泰國已在近200種水果和蔬菜等農產品貿易方面率先實施零關稅計劃。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框架下的“早期收獲”方案也于今年初付諸實施,以農產品為主的500多種商品將開始實行降稅,并將于2006年降至零關稅。今年頭10個月,中國和東盟的雙邊貿易額已達846.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2%。 為加強協(xié)調配合,中國以“10+3”(東盟10國和中日韓)為主渠道積極與東盟攜手推進東亞合作和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并在“10+3”框架內逐步開展中日韓三邊合作。中國還積極參與并推動大湄公河次區(qū)域經濟合作項目。 目前中國與東盟間的高官磋商、商務理事會、聯合合作委員會、經貿聯委會以及科技聯委會共同構建了中國-東盟五大平行對話合作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