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科研攻關 關鍵詞:攻關
今年的春天不美麗,一場突如其來的重大災害——非典型肺炎,打亂了人們原本如鮮花爛漫般的心境。這一人
類從未所知的烈性傳染病,侵襲了神州大地。誰能識別它?誰能制服它?重任落在了廣大科技工作者肩上。 4月16日,就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確定冠狀病毒變種是導致非典型肺炎病因的同一天,中國軍事醫(yī)學科學院的科
學家就成功地研制出了非典型肺炎的快速檢測技術。也就在同一天,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和軍事醫(yī)學科學
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宣布,他們已成功地完成了對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4月17日,衛(wèi)生部醫(yī)藥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廣州市疾病控制中心共同完成了熒光定量PCR快速檢測冠狀病毒
技術,這項技術可在2小時內(nèi)實現(xiàn)對非典病人的確診。而到4月20日,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
所的科學家又把這一檢測過程縮短到1小時。 12月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消息說,目前中國研制機構已完成了3種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苗的臨床前研
究,并已向藥監(jiān)局提出了申報,有望很快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點評:在非典科研攻關中,中國科學家頑強拼搏,協(xié)作攻關,組成多學科的強大團隊,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為非典防治作出了重要貢獻。 非典科研攻關也凸現(xiàn)了另外一個問題,我們在科研資源整合、部門合作等方面應該表現(xiàn)出更加靈活和高效率。
引用一位參與非典攻關的科技工作者的話說,“大疫當前,非典科研攻關沒有國界、省界,更不應有所界、院
界!”
|